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 吟诵-课件·PPT.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吟诵
何谓吟诵?
《现代汉语词典》有笼统之说——“有节奏地诵读课文”。此说模糊了“吟”、“诵”之别。
2005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才正式收录‘吟诵’这个词,释文为“吟咏诵读”。
2010年中华吟诵学会成立后明确提出“吟诵”包括“吟咏(吟唱)”加“诵读”。
吟诵就是包括“吟咏(唱)”和“诵读”两部分,前者是具有一定音乐旋律的有声阅读,而后者就没有。
吟诵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
吟诵之声应服从于吟诵之本(文本)
吟诵的主要目的不是声音的欣赏,音乐的陶冶,而是借助于声音品赏文本。不容颠倒“声”与“文”的主次关系,这就是吟诵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
如何定位“吟诵”?
学习诗文的需要
欣赏诗文的需要
创作诗文的需要
开展诗教的需要
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健康身心的需要
吟诵的方法
1、“拉腔拉调、发音饱满”和“平”长、“仄”短、“韵”长、“入”短的发音吐字要求
将字母的声母、韵母完整吐出来,换言之,即按声母的口型,依次将韵头、韵腹、韵尾的声音,圆润发出。
例如:大江东去
应读成/da-/ /ji-a-ng/ /do-ng—/ /qu-/
讲究“平长仄短”
平声字发音较长,仄声字发音短促
格律诗每句的双数字,即第二、四字
(还有七言诗的第六字),严格遵循“平长仄短”的要求;单数字即第一、三字(还有七言诗的第五字),则淡化要求。
《回乡偶书》
(斜体字为入声字,深色字为押韵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
平、上、去、入
讲究“韵长入短”
句尾的押韵字,无论平仄,发音都相对地长些,而“入”声字发音最短。少数诗词的韵字为入声字,也要求短音骤止,然后再拖长音。

古诗词 吟诵-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