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是从听部分老师的课中发现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环节就掉了链,名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结果还是唱读得厉害。归根到底就是师生都没有掌握朗读的技巧,把美文读丑,太遗憾了!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想应该这样做:一、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什么是朗读技巧?朗读技巧,就是指为了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我想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调。语调是用来表达句意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文章的内容不同,采用的语调也应不同。像《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写的是“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静静地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环境这么静这么美(从文中的插图可以看出只有“我”一个人),语言的基调应该是轻轻的静静的。2、重音。重音包括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心理重音。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指词语中应重读的字以及句中应重读的成分。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中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其中“开了”要读重音。心理重音是表示情绪或情感的重音,它一般落在句子中的修饰词上,如《荷花》的第二自然段“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中的重音应落在“挨挨挤挤”、“碧绿”、“大圆”。3、停顿。停顿也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心理停顿。心理停顿是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而做的停顿。像《荷花》中的“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4、语速。语速也应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决定。一般来说,朗读表示叙述或说明的内容用中速;描写、回忆、抒情的内容或表示庄重、沉痛、宁静的句子,要读的稍慢些;表现急切心情和紧张情绪的句子,或表现兴奋激怒的句子,读时应快速些。二、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1、范读。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的示范,特别是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高超的范读水平,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法。如《荷花》中的第1自然段。。。。。。这样的范读,至少有三点功能:一是可以引领学生怎样去读书,教会读书方法,即要通过重音、语速的变化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听”,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是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2、引读。引读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地引导启发学生读出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或意。像《荷花》的第2、3自然段。。。。。。此时的学生就会随着老师的基调读得高低有致,轻重有别,自然就把荷花形状的多、姿态的美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了。3、问读。问读就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而是把课文中能够回答问题的语句读出来。在一读一问中,让学生读懂内容,品味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还具有传情动人的功效。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如能再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一、角色假想读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让他们体悟到自己亲身参与表演的乐趣,有利于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如:让朗读的同学把自己假想成电台播音员,在朗读前,先说一句话:“下面请欣赏课文《XXX》,朗诵人XXX。”促其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去。又如:

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