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洛阳桥感怀》.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洛阳桥感怀蔡宪昌宋皇圣明识英才,朝中贤德俱赞赏,蔡仲裔孙文曲星,襄赞仁宗名声扬;建造神奇天相助,洛阳天下第一桥,阳三开泰福泽长,桥称万安万民仰。附记:2010年10月1日偕晋江市东石镇仙迹境嘉应庙董事会九龙三公宫副董事长蔡永平先生及其叔父蔡崇福先生两位宗亲游洛阳桥,此桥号称“天下第一桥”,乃北宋名臣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由宋仁宗所御赐,官封端明殿大学士,是以俗称蔡端明(一如包公本名为包拯,御赐龙图阁直学士,故俗称包龙图),两知泉州府时所督造完成。蔡襄十八岁中进士,其先祖蔡用元乃莆阳(蔡襄生于仙游县枫亭镇),后迁居莆田,莆田初立县时乃包括仙游在内,而莆阳又是对古莆田之雅称,故宋代兴化第一部郡志即名《莆阳志》。莆仙此区域——以湄洲岛为南,莆田在东,仙游在西,恰好南面大海,北靠丛山——此即风水学上所谓的“前面有照”——水,“背后有靠”——山,而山管人丁——贵,水管财——富,风水甚佳,是以雅称莆阳。在风水学上,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是以中国很多地名乃依此原理而取,如衡阳——在衡山之南;嵩阳——在嵩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泾阳——在泾水之北;淮阴——在淮河之南。)一世祖,蔡用元之弟蔡用明某日出游至青阳(因在青梅山之阳——南,故称青阳),见青阳山明水秀,乃迁居青阳,是为青阳一世祖,总堂号为“济阳”,从济阳(在河南)、莆阳至青阳,故称“三阳开泰”。“泰”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一卦,()为地天泰,天在上、地在下,现卦象为地在上,天在下,乃地气上升,阳气下降之象,阴阳气相交,则万物通泰,生生不息,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则为“否”,否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二卦,其象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气不相交,则天地闭塞,万物不生,故为否。蔡襄为莆阳六世裔,其一世至五世先祖均为文盲,世代务农,家世清寒(蔡襄自述其家世,恒言“家世无显荣”、“家世孤贫”,其上仁宗书,均自称“孤贱远人”或说“以贫贱之迹,叨耳目之官”,在致韩琦书亦云:“海隅垄亩之人,不通当世之务。”作于至和二年(1055年)《读乐天闲居篇》一诗中曾感叹身世:“嗟予出寒远,家世尝力农。”在与朋友书信往返中,叙及家世,无不感慨“每自念孤贱之迹,旁无寻尺之助。”意为其立朝为官,全凭个人努力,刻苦力学,才能蟾宫折桂,科举入仕,不似那些簪缨世家子弟,可以赖祖上庇荫,入仕为官,且以此骄人,沾沾自喜。)蔡襄竟能于十八岁中进士,乃因蔡襄为“文曲星”转世投胎。据有关“风水”之书所载,某日,有一广东地理师,从广东一路考察风水至福建泉州莆阳蔡襄家,时为中午,满身大汗,饥肠辘辘,乃立于蔡襄家门前一棵大树下擦汗,适逢蔡襄母从屋出,见一陌生人在门前大树下擦汗纳凉,遂请其至屋内休息,奉上毛巾与冷开水,俾其擦汗与解渴,并问其是否尚未吃中饭,地理师答云“尚未”,蔡襄母曰:“吾家素贫,如不嫌弃,将就粗食。”饱食后,蔡襄母问曰:“是否来访亲?”地理师答云:“非也,吾乃地理师,从广东一路考察风水至此。”蔡襄母一听其为地理师,乃冲出门外,将在田间耕作之丈夫拉回,夫妻俩跪在地理师面前云:“吾家自一世祖迁居莆阳,已历五代,均为文盲,世代务农,终年辛劳,勉得温饱,恳求大师为吾家点一风水宝地,俾葬先人,以期子孙能蟾宫折桂,雁塔题名,立朝为官,光宗耀祖。”地理师云:“吾观贤伉俪均为淳朴敦厚、善良有德之人,合该有此机缘,吾就为汝蔡家点一风水宝地,汝家屋后即为吉地,风水甚佳,将祖先骨骸迁葬于此,必能子秀孙贤,代出能人,科甲联捷,光耀门楣。”遂为其点地,择吉迁葬祖茔,事毕未取分文,飘然远去。是夜,蔡襄父母满心欢喜,遂春风一度,蔡襄母在熟睡中梦见一道白光射向其腹内,当晚蔡襄母即受孕,而那一道白光即“文曲星”转世投胎为蔡襄,是以蔡襄自幼即聪明好学,十八岁即中进士(相当于现今十八岁即取得博士学位)。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庚午科王拱辰榜之第10名,少年登科及第,古今罕见。其大弟蔡高亦中进士,二弟蔡奭为福州司户,兄蔡燮则务农,盖风水仅庇荫葬后才出生之子孙,其兄则是迁葬祖先前所出生,故无功名,亦与仕途无缘。蔡襄长子蔡匀,聪明能干,官至将作监主簿,惜英年早逝,24岁即往生。蔡襄夫人葛清源,哀痛逾恒,未几亦往生,年仅42。次子蔡旬,授官中奉大夫、大理评事。三子蔡旻,原赠官宣议郎,后以子贵,追赠至少傅(从一品)。蔡旻长子蔡佃,崇宁元年(1102年)殿试第一,主考官蔡京以同族畏嫌降之为第二(榜眼),官至朝奉郎,龙图阁直学士。次子蔡伷,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官中大夫,赠金紫光禄大夫;三子蔡伸,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官至朝散郎、徽猷阁待制,赠特进。曾孙蔡橚、蔡枢、蔡洸亦为进士,蔡洸官至户部尚书,玄孙蔡颙、蔡頔、蔡戡亦为进士,蔡戡官至宝谟阁学士。与朱熹(1130-1200年)同时兼好友且为儿女亲家之蔡元

《游洛阳桥感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55273190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