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孟子心得米如莲.doc:..读《孟子》有感葛沟屮心小学米如莲求学期间,曾涉猎过一点孟子的文章,但是只是点皮毛,不系统。这个暑假,我们发了《孟子》一书进行学习,这让我对孟子的思想有了全而的了解,这本书广泛阐述了孟子在当时动乱朝代的道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政见,它的思想智慧澎湃如滔滔大河,隐藏着儒家对天地万物,人情世故,人格修养通透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孟子是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一直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以及对机遇的把握,和实现这一过程后依然保持本色。他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一点在我们今天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的“修身、治天下”,最基础的就是要从“修身”开始。做人重要的在于修身,而修身的主要方式是学习,这是在工作中、生活中每时每刻吸纳新知识、整理新知识、归纳自身思想的学习,它贯穿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终身学习。但光有学习不够,要达到修身的目的,就要使学到的东西与自身相融合,而这需要通过实践,冰能将所学习的知识、理论加以验证,而得到这种实践的机会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孟子提到修身与天时、地利、人和都存关系。因此,当时机到来的时候,有所准备的人会抓住它,完成“学而时习之”这个过程,完成了这个过程会给人带来灵魂的快乐。孟子説;“养心莫善于寡欲。”也就是知足常乐,保持人的本色,不仅如此,还要养成一身浩然正气,做精神的强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仁爱思想贯穿了文章始终,他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想让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他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力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秉要,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
21孟子心得米如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