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剪纸文化的艺术特色。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学生特征分析现在的学生对于我国的许多文化遗产知之甚少,根本无法体会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别提保护和热爱了。本节课就是要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我设计了图片激趣、欣赏评述、小组合作探究、互联网资源协助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学法】学生通过欣赏相关图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法来掌握本课知识。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1、 师谈话:中国是世界上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文明绵延不断。许多文化遗产是用文字、绘画、建筑、遗址文物记录下来的,还有许多文化遗产是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生活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些不用文字,以口传方式为主的活态文化,如各民族的民间戏曲、舞蹈、神话传说、蜡染、刺绣、面花、皮影等,让我们来一起见识一下吧!蜡染刺绣面花皮影2、 除了刚才我们欣赏的几种文化外,剪纸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种。(师展示课前准备的剪纸),剪纸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板书课题)二、 小组合作,欣赏评述1、 资料反馈: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剪纸方面的资料。2、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剪纸的种类及艺术特色,师适时板书。3、 小组合作研究《抓髻娃娃》剪纸的特点:①欣赏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抓髻娃娃》。②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③“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它有哪些寓意?④尝试分析教材34页上面的《拉手娃娃》和下面的《抓髻娃娃》在制作方法上有上面不同?4、 补充欣赏不同地域风格的剪纸,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