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理学?安全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安全科学的理论,讨论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与安全相关的心理现象,研究人对安全的认识、情感以及与事故、职业病作斗争的意志。2、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包括了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人的心理现象参见图l-1。心理学心心理现象象心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情操。意志过程—人在工作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3、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对象、方法研究任务:安全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劳动生产过程中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的安全问题,其任务是减少生产中的伤亡事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事故的原因,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状态,探讨人的行为特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安全的关系,发现和分析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联以及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研究对象:安全心理学并不企图研究所有影响人的安全的因素,而只是从心理学的特定角度研究人的安全问题。(1)研究生产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如何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2)研究工作设计和环境设计如何适合人的心理特点(3)研究人如何适应机器设备和工作的要求,包括通过人员选拔和训练,使操作人员能与机器的要求相适应;研究人的作业能力及其限度,避免对人提出能力所不及的要求。(4)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如何相互适应(5)研究如何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规律(6)研究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包括“望”、“闻”、“问”三种手段,即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2)心理测量考虑两个因素1)信度(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评分者信度)2)效度(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思效度)(3)实验法(安全心理实验中的干扰变量;实验中对干扰变量控制的方法)(4)模拟仿真4、安全心理学的应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可以运用在预防工伤事故,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分析处理事故等方面。1)安全思想淡漠,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常常是造成工伤事故的重要原因。2)通过安全心理学对主观和客观心理现象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认清安全生产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改,从而调动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3)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做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运用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对从事危险性大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4)对影响整个系统运行或与安全生产有非常关键作用的岗位,通过合适的职业选择,选拔合适的人选。5)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其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以便采取对策和措施。6)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大量原始资料,通过统计处理,找出事故产生原因及其变化规律。7)对事故主要责任者、肇事者在发生事故前的心理状态、情绪以及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等进行深入分析,以阐明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安全教育和采取必要措施,杜绝以后再发生同样事故。8)从知觉、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对一些经常有不安全行为的工人,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9)运用安全心理学的知识,对生产设备、机具、安全保护装置、工作场所以及工作环境经常进行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使设备、机具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工作场所适合人的操作,工作环境不影响人的安全和健康,从而达到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设备能力、降低能耗、减少工伤事故的目的。10)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知识,进行经常性的、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5、安全生理听觉:1)接受无方向信息2)人耳对听觉呈指数性关系3)时间差判定方位4)听觉的掩蔽性6、能量代谢人不仅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需要也要消耗能量。因此,把人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按机体及其所处的状态分为三种: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基础代谢量,安静时维持某一自然姿势的安静代谢量和作业时所增加的代谢量。7、劳动强度分级劳动强度是指作业过程中体力消耗和紧张程度。它是用来计算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的一个指标。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劳动强度就大。劳动强度与作业性质有关,作业可分为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目前,国内外对劳动强度分级的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对指标,即相对代谢率RMR。这种指标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目前在我国已开始使用。另一种是绝对指标,如8h的能量消耗量,劳动强度指数等
安全心理学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