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针灸治疗慢性咳嗽.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羄博粹堂名医经典医案荟萃92期针灸治疗慢性咳嗽蝿莇谢先生,男,56岁,2013年10月9日初诊。肆莅主诉:慢性咳嗽急性发作1周余。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多年,1周前因感冒引发,咳吐黄痰,痰黏难咳。眠差,烦躁,余可。有长期吸烟史。蒁莀接诊专家周泽绪膆蒂经络诊察:手太阴经、厥阴经,手足少阴经、太阳经,足阳明经异常。膃腿辨经:病在太阴经、厥阴经。芆袃选经:手太阴经、督脉、手厥阴经、足少阴经(阴跷脉)。蚀羈选穴:点大椎。针刺列缺、尺泽、照海、大陵。莆芄中药处方:麻黄6g,半夏10g,细辛2g,桂枝6g,干姜3g,五味子6g,黄芩6g,甘草6g,远志10g,竹茹6g,陈皮6g。7剂,水煎服,日1剂。莂蚆二诊:患者未服药,咳嗽黄痰而黏。查手厥阴经异常。蒆蚄选穴:针刺列缺、照海、曲泽、大陵、行间。袀蝿三诊、四诊:咳已不明显。方同前。薆袁五诊:近日咳嗽咽痒,少量白痰。苔白脉滑。薂薈选穴:针刺陶道、身柱、阴陵泉、照海、孔最、左通天。蚆节中药处方:麻黄6g,半夏10g,细辛2g,桂枝6g,干姜3g,五味子6g,白芍10g,甘草6g,川贝母6g,陈皮10g,枇杷叶6g,黄芩6g。7剂,水煎服,日1剂。羀芇经过5次针灸和2次中药治疗,咳嗽已不明显。3周后又复发作,再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咳嗽消失。蚅蚃医案解读: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年年发作,国庆节后因感冒而发。由于感冒,故急则治其标,先解表止咳。根据经络诊察的结果,取手太阴经、厥阴经、阴跷脉、督脉。螂莀手太阴经主呼吸、宣发肃降。患者受寒,“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是令咳也。”(《伤寒明理论》)取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宣肺利水通络;患者有黄痰,取合穴尺泽清肺热、化痰,加大椎升阳固表。螅肄照海配大陵治疗失眠、烦躁,但也可治其咳嗽。照海通阴跷脉,可治各种咽喉病,包括咳嗽、咽喉肿痛。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可清郁热治疗失眠包括胸满等症状。患者咳嗽吐黄痰与其心包经郁热有关系。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于胸膈处,胸膈有郁热,上逆犯肺,导致咳嗽及咳黄痰。此外,配合大陵、照海不仅安神,也可清热利咽,止咳。膀聿二诊咳嗽未减,咳黄黏痰。重新察经络,发现厥阴经异常,说明外邪从表入里。手太阴肺经主开,在三阴经属表,厥阴经主阖、属里,外邪从表入里,导致厥阴经有郁热。去尺泽、大椎,加曲泽、行间。列缺、照海宣肺止咳。大陵、行间清厥阴经之郁热。曲泽为手厥阴经的合穴,可调理手厥阴经的气机,能清厥阴之热。同时配合小青龙汤加减,二诊以后咳嗽已不明显。袅3周以后咳嗽又复发,有少量白痰,苔白脉滑。察督脉时发现陶道、

针灸治疗慢性咳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