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凤阳县燃灯中心小学魏杰教材分析《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2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遇酷刑后,不负重任,耗时13年时间,写成辉煌著作《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在遭遇奇耻大辱后,仍不忘使命的坚韧意志与高尚人格,是培养学生责任感与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的优秀作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嘱托”、“飞来横祸”、“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等语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初步体悟司马迁的人物形象。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悟人物形象,结合相关资料,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知道《史记》这部书。2、谁知道司马迁。3、司马迁为什么有写成《史记》这部辉煌巨著呢? 板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4、你看了课题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划出生字及新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1)指名读生字,然后找出生字所在的词。(2)理解新词: 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记载:把事情写下来。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研读:钻研并阅读。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发愤:决心努力。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三、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思考:⑴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发愤写《史记》?⑵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作的?⑶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⑷结果怎样?2、对照上述问题,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并归纳段意。3、交流: 第一段:(第1、2节):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第二段:(第3节):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但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第三段:(第4节):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四、指导书写生字:(1)老师示范:迁啸廷狱刑泰(2)学生描红,老师巡回,交流学生描得好的。五、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齐读课题。提问,我们昨天围绕课题提了哪些问题?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怎样发愤写《史记》?)2、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学课文。二、讲读第一段:1、自由读,想一想: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会写《史记》的呢?2、找出写“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的句子读一读。(父亲司马谈是……立志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2600年间的历史。)3、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怎么做的?(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交朋友……)4、小结:由司马迁的求知过程,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过渡:父亲的影响在司马迁成长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父亲临终时“泪流满面”的嘱托,更对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写作起着重大的作用。引读父亲叮嘱司马迁的话。6、过渡: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的时候,飞来一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