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走进诗词的世界
青岛大学国际学院周晋
大学语文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诗经》简介《氓》的赏析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夏商周秦汉
前21世纪前16世纪西周———东周前221 西汉———东汉
前1006 前770—前256 前206 公元25
春秋战国
前770 前475
前16世纪前1006年前771 前476 前221 前206 公元25 公元220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220——581 581 618——907 北宋——南宋 1279 1368 1644
三国 960 1127
西晋
东晋
(五代十国)
南北朝 618 907—979 1127 1279 1368 1644 1911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经》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
文学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使我们“澹泊明志,修身养性。”
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绿化我们的心灵,净化我们的灵魂,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奋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诗歌是情感的精灵,诗歌是灵感的造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多姿多彩的风情。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诗经》楚辞乐府诗魏晋诗唐诗宋词元曲
西周初年战国汉代初唐北宋戏剧
春秋中叶盛唐南宋散曲
中唐
晚唐小套
四言兮五七言五七言格律诗长短句令数
史官乐师屈原标题上常有曹氏父子初唐四杰李煜马致远
宋玉“歌、行、建安七子王维* 豪放派关汉卿
引、曲”等竹林七贤孟浩然苏轼
陶渊明李白辛弃疾
无名氏谢灵运杜甫* 婉约派
白居易柳永
杜牧李清照
李商隐
中国古典诗歌
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等名称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律诗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排律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又称“诗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
套数(散曲)(睢景臣《高祖还乡》)
剧曲
杂剧
传奇
(已是供演出的剧本)
(形成于唐代)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轨迹
《诗经》(风、雅、颂、赋、比、兴为“六义”,开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之先河)—《楚辞》(为浪漫主义优秀传统之滥觞)—
汉乐府—魏建安文学(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南北朝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晋·陶渊明(被尊为“田园诗”之典范)—唐诗(群星璀璨,精彩纷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宋词(我国文坛上另一朵奇葩)—元曲。
《诗经》及《氓》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