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将军生平 将军祠 李氏源流参考资料.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祥将军生平_将军祠_李氏源流参考资料李祥将军生平_将军祠_李氏源流湖茫李氏三宗就是湖茫(崇爱堂)、筱塘(爱敬堂)、大陂(龙门堂),老三宗:黄帝第75代李孜,生:熙、从、贵,从为本派祖。派语:宗南世与万邦孟汝以允志迪文忠佳士元华哲昌若皇斯典湖茫、筱塘、大陂后易为:世与万邦孟汝以允志迪斯文秉公良,启佑怀楙德唐宗室世系表:/news/2007-05/:/a17/:/a17/table/: 祖邦镇公(黄帝后第八十五代孙),由江西丰城湖茫迁居岳州南门外木瓜塘,传至第七世祥公,佐明太祖定鼎,以武功封昭勇将军,谥忠愍,祥公由岳州迁临湘西井里蒐山湾,今临湘桃林塘下村湾头屋组。族谱始修于宋端平元年(1234),清顺治9年(1652)九修,1926年十七修。江西湖茫祖派:宗南世与万邦孟汝以允志迪文忠佳士元华哲昌若皇斯典à临湘西井派语:朝公伯春廷公天延可道,乾隆己丑年(1769年)易为à先生培笃永彬荣,学正伦修士拔英,敦本联芳逢泰运,光增甲第绍家声。临湘西井派的先字辈从湖茫派的元字辈开始。李祥将军生平及将军墓、将军祠祖邦镇公(黄帝后第八十五代孙),由江西丰城湖茫迁居岳州南门外木瓜塘,传至第七世祥公。公元1351年李祥觅得名芳流世的人间蓬莱圣地-临湘西井里湾头屋,经祥公努力建设,更加巍峨秀美,享有面朝桃林河,背靠群山环抱,九井八门头,十二仙螺关水口,五马朝奔山嘴头的美誉。山清水秀,天灵地福,后裔数万,人才济济,兴旺何极,后世万代为永不忘祥公,又将湾头屋命名为蒐山湾。李祥,字祥远,号蒐山(1321——1399),湖南临湘桃林人。幼通经史,智谋迈众,膂力绝人,尤擅勇略。元朝末年,红巾大起义爆发,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和洞庭湖地区组织义军横扫大江南北。李祥高举反元大旗,振臂一呼,里人纷纷响应,组织岳阳地方武装力量积极加入红巾军,消灭元朝中央在长江流域的有生力量。后与明开国第一大将常遇春合兵一处,东取应天(今江苏南京),北克燕京(今北京)。明洪武初以军功授镇抚,守御岳州,循命为前部都督先锋,领兵进征荆、潭、辰、沅等地,元至正十九年己亥征益阳、黄阳、峦洞,洪武元年征全永,又征靖江苏家寨,十四年辛酉敕命征江阳峦洞、冉诲龙,马上扲俘,靡战不捷,十六年征西蜀,1398年,四川爆发匪患,李祥“奉命为都督,统军征蜀”,祥浑身是胆,义勇冠军,所用兵器铁耙重八十斤,父子四人并手下等十余人,所向无敌,歼渠魁殄余党,诸将咸服其勇,佥谓至策,勋当居不次,洪武三十一年破黑松寨,遂班师振旅,献俘奏凯,转至四川泸州长路铺可渡桥,殒于数。天子褒封,兵民哭泣,洵所未杀一以安天下,忘其身以事主者也,上佐开有明之国,下丕承伐阅之家,宜其祀事特隆,百世不迁绵奕叶于未艾也。灵柩历时数月回归故里,享国公仪仗、铳炮喧天、兵士鸣锣开道,万余乡亲夹道迎归。洪武三十一年敕命,追封光禄大夫,“奏凯归朝,帝追录元功,敕封昭勇将军”(据《湖南通志》)。李祥将军作为明朝最后一位开国将军辞世,明太祖立即下旨谥封将军夫人为正一品诰命夫人(圣旨见李氏族谱),封在应天的四个儿子世袭国公位,并命随将军入川的三个儿子为四川江津盐道、重庆府布政、万州学台;下旨在将军原藉—现今湖南临湘桃林建将军墓、将军祠进行祭祀,其余三子在老家丁忧三年,督建将军墓和将军祠。从此,将军祠香

李祥将军生平 将军祠 李氏源流参考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