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书画装裱历史》一课的教学过程与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业课书画装裱里《书画装裱历史》是文化课学习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悠久书画文化及历史知识,从而对这门新开设的技能操作课充满好奇与兴趣,在我的第一次课上我就感到了同学们这股学习的激情,第一堂课上我做了精心的安排,毕竟面对的学生在书画装裱的认识上还是一张白纸,这就需要我在这第一次课上引导他们、激发他们,使他们从根本上了解书画装裱对于古籍修复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装裱的历史以及它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当然应该让他们知道,书画装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二、教材分析及课堂设计1、本章节选用了《中国书画装裱大全》(杨正旗著)的基础知识部分,从书画装裱的起源讲起,每一操作步骤介绍的非常细致,且图文并茂,非常适用于初学者。2、本课主要向同学们传授有关装裱的基础知识也是书上的第一章内容,利用三堂课的时间讲述装裱的名称、装裱的起源、装裱的形式、品相等初级知识内容3、本堂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教学活动分为几个方面一为传授,二为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怎样理解书画装裱,它是什么样的概念?(引出本课题)生1:感觉就是运用浆糊把几层宣纸粘合起来……师:哦,能想到浆糊很好,可你知道书画装裱运用的是哪一种浆糊吗?是随便什么浆糊都可以?还是有特殊规定呢?生1:应该是特殊规定的,但特殊在哪还说不清楚。师:好,大家能说出“特殊制作的浆糊”就已经很好了,老师补充说一下书画装裱中浆糊的重要地位,俗话说“墨以胶成,裱以糊就”,浆糊是书画装裱的粘合剂,托画心、镶活、覆背等均离不开它!我们在即将开设的第一堂操作课上就将练习浆糊的制作过程,在这里不加着重讲述,请同学们回去复习书上第六章的内容。师:其他的同学对书画装裱的理解呢?请同学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生2:我曾经在装裱店里看过一幅一幅的立轴作品,我想这些应该都是书画装裱的功劳!师:是啊!这位同学说的很对!如果没有装裱的,我们今天就看不到陈列在博物馆内的珍贵书画,如果没有装裱,名家珍品便不能流传于世,所以书画与装裱是相辅相成的,这位同学把“功劳”二字放在装裱的头衔上一点都不为过!可是这位同学只是提到了立轴,那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在装裱的款式里,立轴仅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中国书画装裱的对象可以概括为轴、卷、册三大类,手卷和册页的制作同样是书画装裱的功劳呀!可能我们在书画店里看到立轴类的作品比较多,手卷和册页类的作品相对比较少,那是因为手卷的展示比较复杂,展开时还很占空间,册页呢面积又比较小,所以近现代的许多文人墨客便选择了既好收卷、绘画幅面又相对适中的立轴装,但是我们决不可以把它就认定为是装裱形式的“代表者”。生2:哦,原来是这样啊!师:通过前两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在无形中谈及了装裱的浆糊问题、装裱的形制问题和装裱的历史作用等问题,看来同学们对装裱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的,但这毕竟都是肤浅的,这一堂课我将从装裱的历史起源说起,一点一滴的掌握此门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首先我们从装裱的亦称来了解,装裱的亦称,装裱又称之为装池、装潢、裱背、装褫等。(要求同学们必须要记下的定义)进一步解释,装池在古代就是把一个水池用砖或土等将其围住,今译:池理解为书画,在周围镶嵌锦或花绫等材料,以便观赏。装褫中褫的今译为剥夺的意思,在这里尤指古画揭裱。装潢今译为将宣纸入潢水,能起到防虫蛀的目的。裱背译为将其画背

《书画装裱历史》一课的教学过程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