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心得——家和万事兴“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礼千斤。老百姓流传一句话,国强民才富,民富国安定,大河涨水小河满,众人载树树成林……”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然而歌中所唱到的“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出自何处,相信很多人都不得而知吧。最近迷上国学的我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中读到“大凡一家人,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方知此句来历。《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家庭、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存,与大众相处是必须和睦的。然而大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到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于和谐的家庭为基础。家庭如何才能做到和谐呢?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在家庭中清楚自己应尽的本分,并各行其道。且从老人说起吧,因为如果将家庭比做一棵参天大树的话,家中老人便是这棵大树的根,所以老人应该做到胸怀宽大、温和无火、宣扬家风、教育后代懂得知恩、感恩。已为儿立之年的我们此时身兼数职,为人儿女,为人父母、为人伴侣,要扮演好生活中的每个角色更要深知其中之道。作为儿女,孝为根本,对父母应该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些人以为给父母物质上的一切满足便是孝,其实那只是一种义务,而不算孝。时常听说有儿有女的老人却独自住在敬老院里,甚至抱病而亡之时也未能见子孙最后一面的事情。敢问,这能称之为“孝”吗?作为父母,德为根本,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树立起尊老爱幼、艰苦朴素的好榜样,培养子女高尚的优良品质。作为伴侣,爱为根本。彼此若能做到“明白对方心意,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难处,原谅对方过错”便能使家庭幸福美满,而没有怨恨与吵闹。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微缩体,只有家庭和眭了,祖国的花朵才能坐在教室里快快乐乐、认认真真的学习;祖国的栋梁才能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于是乎社会也就安定了。正如歌中所唱到的那样“家和万事兴”。水产局2014年12月31日
国学心得之家和万事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