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众则得·大学》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荀子·议兵》爱民如身。——汉·荀悦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唐·魏征民者,天下之本。——宋·苏轼人聚则强,人散则弱。——清·魏源古代名言警句中共几代领导人提出的口号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江泽民:“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几代领导人提出的口号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共指导思想:重视民生先秦——古代民本思想之滥觞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主流。它从正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爱民、富民、利民、重民、养民的民本思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说,他的民本思想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与完善。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标注读音,()粢盛()放桀()伐纣()弑君()走圹()獭()驱爵()鹯()胥()jìzīchéngjiézhòukuàngtăquèzhānxūshì理解文段重要语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最轻。强调人民的地位与权力理解文段重要语句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译文:贼害人的叫贼,贼害义的叫残。贼害仁和义的叫做独夫。我听说周武王诛灭了独夫纣,没有听说他们以臣杀君。孟子的“诛一夫”思想:对于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臣民可以诛灭他,推翻他的统治。这种行为并不违背君臣大义。理解文段重要语句3、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译文: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欲得天下,需得民心;欲得民心,需顺民意。理解文段重要语句4、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译文:让他主持祭祀而百神享用了祭祀,是天接受了他;让他主持事情,事情处理得很好,而百姓安于他的治理,是百姓接受了他。君权天授君权民授
《孟子》选读 第二课 孟子的民本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