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就高三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从多个角度阐释了解决的对策。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障碍问题对策
正文: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问题的困扰。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从狭义上来说,是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完善发展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有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重视对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正和不良行为的矫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随着高考的迫近,高三学生的心理负荷不断加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一:学习焦虑
由于升学愿望强烈,学生急于提高成绩,常常是急于求成,一味地求多、求快,当现实和愿望产生矛盾的时候,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而一旦产生了这种情绪,常常失眠、厌食,学习不能深入,安不下心来,需要长时间调整。这种心理障碍在成绩中等的学生当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他们被考试所左右,随着成绩的波动,学习时紧时松,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人际关系焦虑
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但由于有些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缺乏经验和应有的素养,他们在班上感到“孤独”,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不知今后怎么办才好,有同学说:“我性格内向,胆子又小,不善于交际,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我来往,我感到孤独。”这样的学生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情绪易冲动
高三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感情的潜意识长期受压抑,情绪易激动,同学之间易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有了矛盾,不能及时处理解决,就容易形成暴力对抗,作出过激的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等。
四、心理扭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例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抑郁和焦虑;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与教师严厉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问题。
五、保守的心态
到了高三,随着各种考试的增多,学习竞争特别激烈,致使不少学生恐怕别人超过了自己,学习上保守,不仅不回答别人的提问,不向别人说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有了疑问也不问别人,把“问”视为浪费,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保守的心态,使同学之间缺少了合作,不能激活学习,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针对以上心理障碍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既然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应该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日常管理之中。我校已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给学生做心理健康讲座,我认为力度还要加大,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走进课堂。它不仅只针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作预防性辅导,及时治疗,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
浅谈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