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直中学教案编号:时间:2011年10月30日年级段八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左瑞平课题最苦与最乐课时2-1课前准备自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并积累生字词,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教学过年一、导入新课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二、作者简介: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作:《饮冰室合集》三、教师范读课文。读后学生再分段落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第一步: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
最苦与最乐1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