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课课时:第6课时主备学校:镇江市实验小学使用学校:使用教师:执教时间:执教班级:审核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9—50例7、“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第3——5题。教材分析例7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教材提供了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又有利于学生感受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一试”与例题相比稍有变化,让学生先根据比例尺和给出的实际距离求相应的图上距离,再在图中标出相应的位置。既巩固了比例尺的应用,又沟通了比例尺知识与确定位置知识之间的联系。“练一练”继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比例尺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难点: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份中国地图。教学过程:准备练习1、什么是比例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公式)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地与B地之间距离6厘米,已知两地之间相距18000千米,算出地图的比例尺。3、手表的一个零件长2毫米,在图纸上量得该零件长8厘米,算出图纸的比例尺。师:比例尺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今天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用恰当的条件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课堂互动1、互动一:先来看看老师新家的平面图吧。师:这是按1:200的比例尺画的老师新家的平面图。这是我的卧室。(出示卧室平面图)你们知道卧室的面积是多少吗?师:请大家先想一想,要求卧室的实际面积。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小组讨论)学生交流: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测量图上的长和宽;第二步: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的长和宽;第三步:求出实际的面积。师:根据以上三个步骤,用手中的图纸计算出卧室的实际面积。(学生尝试计算)汇报:算术方法:图上长3厘米,图上宽2厘米。长:3÷1/200=600(厘米)=6(米)宽:2÷1/200=400(厘米)=4(米)6×4=24(平方米)问:还有不同的解法吗?师:想一想,24平方米有多大?过渡:同学们运用刚学习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真能干!这道题又该如何解决呢?2、互动二:(1)出示例7,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2)分析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交流分析:比例尺1: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也可以理解为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3)独立列式师:根据对1:8000的理解你能尝试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说多种算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算法,为什么会这样列式,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选择方法进行解答,关键是要让学生根据对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不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