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责任学校:龙泉镇方屯小学责任教师:吴炤鑫【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48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教材分析】《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是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和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2、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突破重难设想:让学生独立计算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发展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提升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 24+8-6 3×6÷9 47-21+5 28÷7×6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揭示课题想知道7+4×3的运算顺序怎样,又该怎样算吗?今天我们学习: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二、互动解疑1、探究例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求的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板书:53-24+38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 53-24+38 =19+38 =57(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指名口答独立练理解明确目标仔细观察思考汇报观察思考说述试一试相信你能行!独立练习,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交流通过口算的复习让学生明确四则运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同级混合合运算,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作好正迁移。例1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数量关系简单,学生有了同级混合运算的经验。教学时充分应用,让学生自主认识、相互交流,清楚地阐述自己解决的思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为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9-03-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