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斜技术
§ 概述
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又称为托换技术。可分为下述5类:
1、基础加宽技术
基础加宽技术是通过增加建筑物基础底面积,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降低地基土中附加应力水平,减小沉降量或满足承载力要求。
2、墩式托换技术
墩式托换技术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座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3桩式托换技术
桩式托换技术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桩,使新设置的桩承担或桩与地基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达到提高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4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是通过地基处理改良原地基土体,或地基中部分土体,达到提高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5综合加固技术
综合加固技术是指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加固技术,达到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当建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过大,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有时在进行地基加固后尚需进行纠斜和顶升。
纠正有两条途径:
1、将沉降小的部位促沉;
2、将沉降大的部位顶升。
促沉纠斜有两类:通过加载
通过掏土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斜技术除应用于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补救外,还应用于已有建筑物加层改造、地基加固和古建筑物保护地基加固。
在进行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斜设计前,应做好下述工作: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1、建筑物地基工程勘察资料
在制定加固方案前,一定要详细掌握可靠的工程地
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对沉降速率要有正确的了解。
3、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设计资料
详细分析建筑物结构设计情况,包括作用在地基上
的荷载、建筑物整体刚度、基础形式和基础结构。
加固对建筑物影响,以及建筑物地基加固对邻近建
(构)筑物的影响。
了解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资料。特别是由于施工质
量不良造成工程事故的尤其重要。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通过对上述方面资料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到地基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过大的原因。对加层改建和地基中修建地下工程情况,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其对地基加固的要求。针对产生工程事故的原因,或对地基加固的要求,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可以获得合理的地基或基础加固方案,然后进行加固设计。
在已有建(构)筑物地基或基础加固与纠斜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根据工程情况可进行下述监测工作:
(1)沉降观测,包括沉降和沉降速率观测;
(2)如有裂缝,进行裂缝大小、裂缝发展态势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
(4)如需要可进行结构应力监测。
有时还需要对周围市政设施和邻近建筑物进行监测。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 地基与基础加固技术
一、基础加宽技术
通过基础加宽可以扩大基础底面积,有效降低基底接触压力。
基础加宽费用低,施工也方便,有条件应优先考虑。但有时基础加宽也会遇到困难,如周围场地是否允许基础加宽。另外,若基础埋置较深,则对周围影响更大,而且需要较大土方开挖量,影响加固费用。基础加宽还可能增加荷载作用影响深度,对软土地基应详细分析基础加宽对减小总沉降的效用。
基础加宽应重视加宽部分与原有基础部分的连接。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a )刚性条形基础加宽(b)柔性条形基础加宽
(c)条形基础扩大为片筏基础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d )柱基加固(e)柔性基础加宽改成刚性基础
(f)片筏基础加宽1 (g)片筏基础加宽 2
二、墩式托换技术
墩式托换是直接在基础下挖孔,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墩基础。一般适用于浅层有较好的持力层情况,让墩基础落在良好的持力层上,使其具有较高承载力。在基础下挖孔,一般先要在基础侧挖一个导孔,然后再在基础下挖孔。挖孔到设计标高后即可浇注混凝土,一般浇注到离基础底面80mm左右处停止浇注,养护1d后,再将1:1水泥砂浆塞进空隙,也可采用早强或膨胀水泥,以取得更好效果。
墩式托换施工要重视施工顺序,分段分批挖孔、浇注混凝土墩。如需要也可对原基础加临时支撑。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主讲:土木工程学院顾建平
连续混凝土墩间断混凝土墩
墩式托换示意图
第八章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