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自由与归途.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自由与归途自由与归途——《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坑这是坑《我在伊朗长大》图书:《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作者:玛赞·莎塔碧(MarjaneSatrapi)版本:三联书店2019年2月第2版"世界末日也要流浪,自由是最终归途。"在微博上刷到了电影《PERSEPOLIS》片段,决定买书来看,是一本漫画书,看起来排版十分整齐,且是中文图书,所以刷起来十分快,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黑白色调,版画质感,在日漫席卷的潮流下,显然不是走的华丽路线,但是,一本好书,或者一本好的漫画,正如有品质的电影电视剧一般,它的终极追求一定不会是完美的妆容身材或者恢弘绚丽的场景。有关于中东,有关于伊斯兰教,有关于战乱,这样一本书,仅仅是书名就有足够的神秘感。一本漫画,作者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了9岁到24岁的成长经历,反映了1979年到2004年间伊朗的社会变迁。这本书是有视野有格局的,作者作为伊朗贵族后裔,自带历史与政治视角,但从其成长经历来说却又真实契合人性的。对一些人来说,主人公玛赞可以说是politicallyincorrect,她在压抑独裁中叛逆胆大,又在自由环境里颓废消沉:小时候她不好好学习,欺负无辜,顶撞老师;她在国外吸毒贩毒,醉酒吸烟婚前性生活一样不少,完全是背叛教义和传统道德(何况这种道德还算得上是一种"国法"呢);回国后依旧废柴,沉迷电视剧,结婚,在不断场的趴体中释放自己,之后又选择离婚(诚然是一个女性离婚备受歧视的国家)去国。这是一本有大背景的书,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描写小人物经历的书籍,甚至到最后一幅画,我们也没有见到主人公站上某一个我们认为辉煌的领奖台,或者罩上了自我奉献与奋发图强的光环。看到有人评论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因为主人公既算不上温情也算不上励志,全书对毒品、烟酒、性行为、政治观点的描写甚为直白,她对在国内的叛逆大胆,在异国的颓废生活,于家于国都没有什么羞耻和罪恶感,简直少儿不宜,甚至还有人要求列为禁书。看到这样的评论,不禁联想:这位朋友生活中也一定是执念于培养一整片欣欣向荣的健康花朵的人吧。我以为,在讨论光宗耀祖和为国争光这样的附加值之前,人首先是人,首先得得到自我认可,这种自我认可是无关于外界评分的。正如书里的玛赞,她有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但她又对家族的爱与保护有深深的眷念——后一点在书中"面纱"这一章节中描写得十分突出——这种眷念又促使她回国回家。少时离国,面对自由的环境还有异域的不理解,她选择了孤独地荒废时光,因失去了一心附着的爱情失望透顶决定回国。虽然她的家庭教育是十分自由宽松的,但国家环境却又是专制和压抑的,这种不想放弃故土和家也不想放弃自由(这个国家的恋爱自由也十分有限)的矛盾让她选择在21岁的年纪结了婚,直至婚后才看清两人之间的不适合,在明白自己已经不爱丈夫时提出了离婚。也许,可以说,主人公从离婚这一刻起才真正成长,才真正开始追寻自己的道路。在这之前,她渴望自由,又附着于被爱。说到被爱,不得不说一下,之前看电影片段时,那个剪辑后的片段正是侧重于将她结婚和离婚的事情。看完书之后,这前后有几个场景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主人公的父亲,他在婚前向女婿提出的三点要求:要求女儿有离婚权(显然这也是不符合该国国情的),希望他们早日离开伊朗以及那句"只有觉得真正幸福才生活在一起。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苟且地活着"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自由与归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r520520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