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献血者日金华电台专家开讲栏目内容各位听众:大家下午好!今天是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这个也许很好听众都会知道。但大家是否了解世界献血者日的由来吗?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世界献血者日由来世界献血者日是为感谢那些拯救他人生命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称颂他们无偿捐助血液的无私奉献之举,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6月14日定为每年的“世界献血者日”,又称“国际捐血者日”。在这里,我祝愿广大的无偿献血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献血,与血有关,那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血液的生理知识吧。血液的生成血液的生成很有趣,就像田径场上的接力跑,参与者有胚胎的卵黄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器官形成,一个叫卵黄囊的胚胎组织担起造血的第一责任。人胚第6周,人体器官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3个月,脾脏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人胚第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它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血液组成的成份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它的机能是运送氧气到身体各部,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其次是白细胞,它能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异物的侵袭,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再者为血小板,当人体出血时,它可以发挥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中的90%是水,其余为蛋白质、钠、钾、激素、酶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什么是血型血型是人类血液型别的一种标志。通常所说的ABO血型,就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带不同的抗原物质而言的。在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的,称为A型;含有B抗原的,称为B型;同时含有A和B两种抗原的,称为AB型;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的称为O型。人类的血型种类有哪些人类血型的发现已有100年的历史。早在1900年,维也纳大学的卡尔·兰德斯坦纳Landsteiner就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从此各国学者开始了血型研究。100年来,相继发现血液中各种血液成份都存在各自的型别。A、B、O、AB血型是对红细胞上的ABO系统而言,其实红细胞上还有Rh、MN、P等20多个血型系统。此外,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红细胞酶等各种血液成分都有自己的血型。目前发现的血型抗原已有600多种。除了同卵双生子外,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什么是RH血型?人类红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的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抗原时即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汉族人RH阴性所占的比例极少,%,属稀有血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什么是无偿献血?指公民出于自愿无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它血液成份而不收取任何报酬的行为。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几十年来,我国的临床用血,一直依靠少数人卖血来获取,他们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频繁献血。
无偿献血知识问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