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2016年12月9日教学对象:二年级三班教学内容:用8的口诀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正确解决问题。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诀复习,巩固知识1、全班齐背1到8的乘法口诀;2、抽背口诀,检验知识掌握;3、师生玩对口诀游戏。(二)情境引入1、出示情境图(喜洋洋的图片,请来一位新朋友,引起学生兴趣)2、出示礼品店的图片(喜洋洋到这里干什么呢?原来是要买东西,那我们看看他都要买些什么?从而进入正题)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3、出示积木8元发卡3元风车5元 发卡3元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生:风车5元积木8元发卡3元预设2生:一个风车5元一盒积木8元一个发卡3元提问:你能否根据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预设1:一个风车5元,买6个要多少元?预设2:一盒积木8元,买8盒要多少元?预设3:一个发卡3元,买5个要多少元/。。。。。。(学生自由发挥,给予鼓励)5,出示题目一盒积木8元,洋洋要买5盒,一共需要多少元?提问:一盒积木8元谁能用数学专业术语表达?5盒呢?求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总结:一盒积木8元(单价:积木的单价)要买五盒(数量:积木的数量)一共要多少元(总价)齐读两遍题目,根据读题你找到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指名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你用了哪种方法?)预设1:我用了加法8+8+8+8+8=40(元)预设2:我用了乘法8×5=40(元)(你们更喜欢哪种方法?点出学习乘法口诀的重要性)提问:8×5=40(元)谁能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积木的单价5表示积木的数量40表示总价)实际上就是求几个几(5个8)师:这道题我们我们完成了吗?(强调答题的完整性,做完要写答,还要检验)师:你用什么方法检验?预设1:用加法8+8+8+8+8=40(元)预设2:交换乘数位置5×8=40(元)(喜欢用哪种方法检验就用哪种)(三)课堂随练(学生讲老师评)一个气球2元。美羊羊一共花了多少元?美羊羊一共花了多少元?(四)生活中的数学(由学生自己提出生活中的问题,一名学生提问一名学生解答)(五)书本例题3练习一、根据图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出示题目: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用8的口诀解决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