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以满足滑坡、崩塌(危岩稳定性分析评价和塌岸预测及其治理工程设计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准确的评价预测和设计的参数为目的。。众所周知,对滑坡、崩塌(危岩和塌岸的地质模型的分析论证,及对其变形形迹的判释,可以为其稳定性评价预测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但定量的评价预测和具体的设计必需相关的岩土体的物理参数、力学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用于评价预测和设计的参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价预测的准确性,并对其是否需要工程治理或治理工程的成败优劣以及对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等方面至关重要。对清江水库某一滑坡的滑带土抗剪强度(c、υ值敏感性分析计算表明,滑带土的抗剪强度(c、υ值对其滑坡的稳定性影响敏感性显著;图1表明,内摩擦角(υ每增加或减少1°,,内聚力每增加或减少10kPa,~。表1表明,对一个滑坡来说,这种1°或10kPa的增减,将可能决定其滑坡的潜在不安全性或不必要的治理工程投资。表1和表2分别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滑坡稳定状态分级(表1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表2。三峡库区在工况4(设计工况下,对于Ⅰ级、Ⅱ级和Ⅲ级滑坡相应的安全系数为K≥、>K≥>K≥,假设目前,这三个滑坡均实际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稳定系数K0=,若试验给出相应滑坡滑带的内摩擦角(υ增减1°时,则就人为不实际的改变了滑坡的稳定状态评价,对照相应的安全系数,也就改变了工程治理需要与否的决定。这些滑坡内摩擦角(υ若增加1°时,则就由本来实际的K0==,相应的就由基本稳定状态变为了稳定状态,对Ⅰ级滑坡滑坡来说,就由本来需要工程治理的,而变为了不需要工程治理,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若减少1°时,则由本来实际的K0==,对Ⅱ级滑坡滑坡来说,本来不需要工程治理的,变为了需要工程治理,因而存在着不必要的治理工程投资。**********内摩擦角υ/(°稳定系数c=5kPac=10kPac=15kPac=20kPac=25kPac=30kPac=35kPac=40kPac=45kPa图1稳定系数-内摩擦角-粘聚力关系图表1滑坡稳定状态分级稳定性分级定义稳定性系数(Kf设计工况校核工况稳定(A在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条件下,都是稳定的Kf≥≥(B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是稳定的,在校核工况条件下其稳定性有所降低,有可能产生局部变形,整体仍然是稳定的,>Kf≥>Kf≥(C目前状态是稳定的,但安全储备不高,略高于临界状态。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其向不稳定方向发展,>Kf≥>Kf≥(D目前状态下即接近临界状态,且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在校核工况条件下将整体失稳,且失稳诱发临界值较低Kf<<ⅠⅡⅢ涉水工况1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56米库水位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库水位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56米→135米水位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设计工况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145米水位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校核工况自然状态+50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145米水位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145米水位+地震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位下降产生的荷载++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自重+建筑荷载++20年一遇暴雨或久雨自重+建筑荷载+(校核工况自然状态+50年一遇暴雨或久雨自重+建筑荷载++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地震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崩塌(危岩和塌岸的地质模型和变形形迹及其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状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详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