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探讨 家庭教育是完成幼儿心理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应该说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会不会爱却是需要学习的。特别是如何克服家庭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幼儿的家庭教育要从以下四方面抓好: 1、智力教育:这是我国家长最为重视,并且投入最多的。不过各位家长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小学、中学同学,那几个学习成绩最好的是不是都是现在最有出息的? 2、人格教育:首先幼儿人格教育的前提是父母的自律,为人父母者只要在“背后的形象”中存在着不佳生活方式的真面貌,那么孩子将不会从内心尊重父母,父母的教育便要打折扣。父母对于幼儿是第一所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应作为幼儿的榜样,这也是父母与儿女互相关系的基础。和睦的家庭空气适宜于把幼儿的天性培养得坚强而正直。父母意见的统一,说话的一致,是十分重要的,不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否则,父母任何一方对教育幼儿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其次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教育独生子女们学会尊重和帮助别人,走出"以我为中心"的圈子;二是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应做之事,比如父母接送孩子时绝不要替他背书包;三是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为达到崇高目标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不懈追求。 3、民主教育:家庭教育应是心平气和地、实事求是地指导,而不应当是专横、愤怒、叫喊、央告、恳求。父母们应多与幼儿交流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意见,遇事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特别是要学会与幼儿交朋友,不要高高在上一味要求“听话”。 4、挫折教育:孩子在蹒跚学步时,免不了要摔跤的。当孩子跌倒时,西方孩子的父母亲不扶孩子而往往只是说一两句鼓励的话,然后等待孩子自己站起来。对睡觉,西方的孩子习惯从婴儿开始就自己睡,即使嚎淘大哭,引来了父母,得到的也只是一些安哄和宽慰,父母依然离去。从小学会勇敢和坚强,才能为将来兴家立业打下牢固基础。 幼儿教育的原则确定后,重点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1、培养幼儿遵守纪律。专家认为必须给孩子制定一些不可违背的规定。学龄前的儿童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大孩子的举止了,并以此来试探大人的反应。这应该视作好的尝试,因为这证明孩子已经开始试着独立了。这时候如果家长粗暴专横地干涉他们,就会压制孩子的自主精神,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易怒而具有攻击性。当然,一味地纵容孩子的行为也会使他们缺乏自控能力。要知道孩子有时的试探行为还常常有着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观察是否有人在关注他,因此完全放任同样会使孩子失望。家长在此时最适宜的做法是争取一种既严格又不乏疼爱的理性的策略。具体方法有: *要对孩子讲解每一项行为准则,使他知道怎样做,还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给孩子讲道理,要让他听懂。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太兴奋激动时,往往是听不进道理的,应等他冷静下来后,再用亲切的口吻说道理。 *当孩子有不恰当的行为时,应简单明了地否定他的行为,但要注意不要连带着否定孩子的本身。你可以说:“我不喜欢看到你把房间弄得这么乱”,但不要说“你真是个坏孩子”。人身攻击只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还有一点必须注意,每件事情批评一次足够了。不要反复提及。 *体察孩子的感觉,当你杂物缠身忽略了他时,孩子会感到生气。这种情绪时间一长,他就会干些明知不该干的事情,试图引起你对他的注意。家长在此之前就应及时向孩子表示歉意,这就等于让孩子
幼儿家庭教育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