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初试数学课堂小组讨论-中学数学论文初试数学课堂小组讨论 孙婷玉(宿迁市钟吾初中,江苏宿迁223800)摘要:通过初试数学课堂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会讨论,个别同学无法参与到集体中讨论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总结出适合讨论的三种情况:解决方法呈现多样化、学生意见不统一、学生理解出现困难。关键词:小组讨论;存在问题;适合讨论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7-0048-01《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下课堂小组讨论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最时髦的一种方式。学生自己能讨论出来什么结果呢?会不会利用讨论的时间讲闲话呢?之前我很排斥这种方式,通过小组讨论能否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产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在考虑良久之后,我决定尝试一下用小组讨论法。在尝试之前,听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当我听到成学斌老师的《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时,更加坚定了我要试一试的想法。成老师在让学生探究“有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一结论时,事先给出了两道题,如下:(1)∠B=∠B',∠C=∠C',B'C'=2BC,证明:△ABC∽△A′B′C′(2)∠B=∠B',∠C=∠C',B'C'=3BC,证明:△ABC∽△A′B′C′学生A带着自己小组的成果用实物投影,开始给大家讲解:(1)分别取各边中点;(2)分别取各边三等分点。讲解完之后,其他小组学生按耐不住了,学生B指出方法太麻烦,他们组有更简单的方法。就这样方法越来最简单。最后只作了一两条辅助线就探究出了结论。看着孩子们那兴奋的劲头,这可是我们班上很少出现,偶尔有也只是在极个别好同学的身上。回来后,我就开始思考讨论什么内容?什么时候讨论?怎样讨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讨论就会失去意义,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过程,讨论的效果将会适得其反。由于第一次尝试,所以选择了一张《幂的运算单元测试》。事先我已经批改好了试卷,总体做得不是很理想,里面有几道题比较难。之前一些简单的题目已经订正了。一上课我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刚说完学生就很兴奋,看来这分组讨论的“魔力”还是很大的。接着我规定了两个规则:(1)分组讨论要顾全组里的每一个组员,确保一人会全组会;(2)分组讨论时声音不能盖过其他组的声音,我们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大声压倒人。讨论开始了,场面比我预想的要好,学生都很认真的讨论。期间我参与几个组的讨论。一、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学生不知道如何讨论当我走到第一小组时,学生就叫住我说:“老师,我们四个人这一化简求值题全错了,怎么讨论啊?”原来,他们把讨论问题当成了成绩好的讲解给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听。我回答道:“你们平时不是最喜欢找别人错的地方吗?现在就找找对方过程中的错误。”“原来这样也可以啊”,他们说道。过一小会,他们找到几点错误:漏项,符号,公式混淆。这都是平时我经常强调的,但看来没起到作用。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才会注意到。(二)有个别学生不参与讨论第四组的一个学生低头在做自己的事情,我走上前询问。他说:
初试数学课堂小组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