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冯骥才)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http://v./show/Z4Ua-zy71uCo4d5WQrZdww...html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春风送福喜气临门春回大地日暖人间门门喜气户户春风人勤春来早家和喜事多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经典教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