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文献综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更加突出,土地的增量供应越来越受到限制,城市的发展依靠占用耕地来提供土地的做法已达极限。在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土地集约利用任务更加艰巨,更加成为协调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任务的关键点。通过土地集约管理和评价,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并达到优化城市用地布局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投入的目的。因此,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研究,成为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土地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可持续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及土地生态评价等诸多方面,接下来就对这几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研究背景及动态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和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侯西勇,岳燕珍,于贵瑞,何洪林[1]以华北—辽南土地潜力区为案例区,研究了GIS技术支持下基于多要素空间数据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得知,评价方法与技术切实可行,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有效的分析技术共同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准确与高效;案例区的土地限制因子以土壤质地、水文与排水条件、坡度和灌溉条件为主,而土地适宜类则以宜农类、宜林牧类和宜农林牧类为主。
任周桥,刘耀林,焦利民[2]以琼海市的3个乡镇作为试验区,选取了8个指标(影响因子)作为测试属性,共提取了67个样本,,运用规则对试验区土地进行评价,并与应用其它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作对比分析。认为基于决策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不依赖于经验知识,得到的评价结果具有较高准确率,能够满足评价的要求。
白淑英,张树文,宝音,阿拉坦图雅[3]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叠加分析后,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农林牧业用地,利用土地资源特性进行诊断,衡量其对农林牧业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空间地域分布提供依据。
蔡元波,聂倩,闫利[4]以湖北京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SPOT5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利用GIS技术和数学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大大促进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确定土地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宜及适宜程度,为湖北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依据。
田亚平,郑文武[5]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气候、水文、交通和地形等5类指标,建立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并基于GIS技术,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行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耕地适宜性以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为主,耕地不适宜区分布和数量与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分布和数量大致相当;林地适宜性总体较高。
胡振琪,李晓静,杨帆[6]对云南省砚山县阿猛镇土地整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适宜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把局部小区域影响土地利用的水文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及其他因素作为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该结果对于西南丘陵小区域农用地的土地适宜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伍,李满春,刘永学,毛亮[7]以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为例,在标准农田立地条件评价中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矢栅混合数据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块的各方面要素信息,保证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并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数据混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柴仲平,王雪梅,蒋平安[8]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适宜性进行评价,采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因子的权重,从各地类土地组成结构来看,宜农地类分布比较集中,土地质量较好;土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宜林地类分布较为集中;在土地的利用中,农、林、:1:,农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刘耀林,焦利民[9]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评价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对初始的规则库进行修正,形成了一个自学习、自适应的评价系统。
刘甫增,倪宏伶,滕建珍,等[10]根据喀斯特地区独特、脆弱的土地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作统筹安排,实现土地利用更佳的综合效益,以适应喀斯特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要求。

土地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适宜性、限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