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立谚语【篇一:古代对立谚语】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貂不足,狗尾续——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丁是丁,卯是卯(亦作“钉是钉,铆是铆”)——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丢下耙儿弄扫帚——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发昏章第十一——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某某章第几”的说法。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丰年玉荒年谷——比喻有用的人才。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佛是金妆(装),人是衣妆(装)——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富贵不能淫——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覆巢无完卵——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歌于斯,哭于斯——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闲事。更上一层楼——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工欲善
古代对立谚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