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西临汾名胜古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然风光】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晋陕峡谷中段,吉县县城西北 46公里的龙王庙处。名胜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壶口瀑布宽50米、高30余米,洪波湍急,惊涛拍岸,粗犷壮观,气势磅礴,素有“黄河九曲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称,有“水电冒烟”、“谷涧起雷”、“彩桥通天”、“群龙戏浪”4大奇观。黄河水跌入深槽,激起巨大云雾,恰似“水里冒烟”;经煦阳斜射,水雾中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虹,又形成了“彩桥通天”。滚滚黄河洪水势如龙腾虎跃,在深槽中亡卜翻腾,又恰如“群龙戏浪”。因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在壶口下游,有一长约5公里的石槽,宽约50米,汹涌澎湃的河水顺槽而下,犹如狂龙被囚,摇头摆尾,直达孟门,这条石槽被称为“千米龙槽”。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内还有壶口秋风、孟门夜月、石窝宝镜、禹帽夕照、镇流巨石、守河神龟、壶口叉桥(为天然冰桥)等自然景观和龙门飞桥、早地行船、清代长城、桑津古渡、明代码头、龙王庙等人文景观。壶口景色,四季各异。严冬全孟春,河水涸瘦,流量只有 150~300立方米/秒,冰封河面,安祥如眠,冰雪相映,细流涓涓。更有瀑布激起的水雾,寒风中顷刻结冰,在瀑布周围形成一组红珊瑚、玉麒麟,阳光下七彩纷呈,形状各异。晚春桃汛期,冰河解冻,流量猛增到8000~10000立方米/秒,一变温柔为怒颜,狮吼虎啸,咆哮如雷,成群冰块,大者如屋,小者似牛,顺瀑直下,时而结队成行,时而垒积成山。黄河水从北、东、西3个方向涌入龙槽,形成的瀑布总宽町达200多米,最大时町达千余米。夏季,河水流量减为 1000—2000立方米/秒,龙槽水位下降,落差加大,水柱冲天,吼声更壮。金秋雨季,河水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秒,主、副瀑布连成一片,洪波怒号,气贯长虹,景色壮丽。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壶口瀑布是世界上第一大黄色瀑布,是中华民族母亲河上的一颗明珠。1987年7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6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97中国旅游年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35张王牌和16条专线之一,1995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指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3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选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孟门夜月 从秦晋交界的黄河大桥朝下望,河水冲出龙槽豁然开阔,水面渐宽处,一块巨礁屹立河心,俯视如门,侧看如舟,仰视如山,实则是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它雄踞中流,划开河水,那就是传说中“山石为禹所凿”的孟门山。相传大禹治水时,先在这里凿开了第一个阻挡洪水的“龙门”暗洞,就叫它孟门。那孟门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镌有金明郡守所写的“卧镇狂流”四个一米见方的朱红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时,这四个字便能露出水面,供游人观赏。
禹帽夕照在壶口瀑布东岸,龙王庙后,有一座孤峰,犹如天上飘下的一顶帽子扣在壶口岸边。在夕阳余辉照射下,远远望去,它似乎在风中悠悠而动。在光线渐暗的时候,它又似乎飘飘欲下,颇有清幽之感。,又叫“禹帽峰”。传说这座孤峰是禹王的斗笠变成的。
石窝宝镜龙槽两岸淡赫色的石板面上,显露出许多树叶、鸟虫等古化石图案。

山西临汾名胜古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306226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