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
目录
一、总则
二、目标定位
三、产业导向
四、规划结构
五、活力水城
六、单元开发
七、公共设施
八、综合交通
九、市政工程
十、开放空间
十一、地下空间
十二、低碳技术
十三、建设时序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范围是以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用地范围为准,即由月亮湾大道、双界河、妈湾大道和海滨岸线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 1492公顷。
本规划的研究范围是前海湾片区,包括前海合作区、宝安中心区、大铲湾港区(含后方陆域),总用地面积约3240公顷。
一、总则
二、目标定位
前海合作区目标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中心。
三大规划策略:
产城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发展引领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特色都市:利用自然山水和前海湾岸线资源,塑造标志性和充满活力的魅力
水城都市形象
绿色低碳: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和低冲击开发理念,探索高密度开
发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模式。
三、产业导向
(一)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导向
金融业现代物流业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
(二)生活性服务业规划导向
零售业酒店餐饮业文化娱乐业
(三)公共服务业规划导向
医疗卫生教育培训
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和社会组织服务
产业发展目标:
2020年实现GDP1500亿元RMB
2030年实现GDP2500亿元RMB
四、规划结构
前海合作区构建“三区两带”的城市规划结构:
三区:
桂湾片区:商务中心区
铲湾片区:综合发展区
妈湾片区:保税港区
两带:
滨海休闲
综合功能发展带
综合功能发展带
五、活力水城
核心理念:护水、观水、亲水、乐水
空间格局:双界河、桂庙河和铲湾河水廊道规划形成“一槽、两滩、双
沟”空间格局
节水型城区:建设分质供水系统,城市杂用水、生态补水优先采用再生水、雨水;全面应用低冲击开发模式,鼓励建设项目配套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结合重点公建开展海水冲厕和再生水冲厕试点;结合水廊道建设节水宣传平台等。
六、单元开发
开发单元:初步划定22个开发单元。
街坊数量:共划102个街坊,以城市次干路、城市主干路为界。
街坊尺度:地块不宜大于7000平方米。
建筑高度:三河水廊道两侧50米范围内建筑物高度不宜超过75米。
建筑退线:街坊及地块可实行零退线,须提供骑楼。重点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两级退线控制,一级为裙房退线,二级为塔楼退线。
建筑立面:试行建筑立面管制。
地震设防:基本烈度七度。
七、公共设施
教育设施:幼儿园10 所、中、小学6 所
医疗卫生设施:综合医院1 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5 处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居住区级文化中心5 处
体育设施:社区体育活动场地15 处
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派出所3 处、社区警务室15 处、社区
服务站15 处
防灾减灾设施:规划设置室外固定避难场所6 处,规划三座消防站,
桂湾和妈湾片区分别新建一级普通消防站;铲湾片区
新建一座特勤消防站。
八、综合交通
构筑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各类交通方式协调发展交通模式。
前海合作区规划各类轨道线路9条,总长度约32公里
城际轨道线路
港深西部快速轨道(已规划)
穗莞深城际线(已规划)
深惠城际线
深珠城际线(远景预留)
城市轨道快线
轨道11号线
光明快线
城市轨道干线
轨道1号线
轨道5号线,规划将轨道5号线南延
城市轨道局域线
前南线
9号线,将9号线西延至前海合作区
港深西部快速轨道
5号线
穗莞深城际线
光明快线
深惠(深珠)城际线
梅林(9号线)
1号线
11号线
前南线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