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小拖拉变身小麻利”案例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荿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芆佛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羂南海区大沥镇谢边南桥学校学校膁日期:2016年10月29日袆课题芇让小拖拉变身小麻利莅班薀102班薆主讲教师姓名肄黎劲蒃手机号码羀莇邮箱膆薁个案名称荿《那些关于比赛的故事》肇个案来源芇《父母课堂》羄(2015年1月) 袈教学目的袇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家长分析孩子做事拖拉、漫不经心这种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肅2、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家长懂得如何对症下药,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做事利索,专注的习惯。肂学员出勤率肆应参加人数蒄参加人数羁出勤率(%)薃49人莀肈羅教学过程蚁导语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一些小小的习惯也会影响人的一生。说到这,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当时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纸篓里。结果出人意料,并不起眼的福特被录用了,后来还成为了总裁,而且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可见,即使像弯腰捡起一张废纸这样的习惯也能让人感动,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人总是将需要完成的事情拖到最后期限去做,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才拼命完成,这种拖拉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最后通牒效应”。这样做出来的事情,效果肯定比不上深思熟虑的好,有拖拉习惯的孩子成就肯定比不上麻利的孩子。在日常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孩子有这样的拖拉习惯,今天,我们就针对孩子做事拖拉、漫不经心这种不良习惯进行交流和探讨,希望各位家长朋友积极参与。羆案例展示肄(选自《父母课堂》(2015年1月)《那些关于比赛的故事》)艿1、接下来请大家带着两个问题观看小视频:螃(1)这位孩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分别有什么不好的表现?肇(2)开始时,孩子为什么没有改变?后来,为什么能做到学习认真,做事麻利?莆2、观看案例视频。羃内容简介:孩子6岁了,写作业和吃饭都拖拉磨蹭,一开始妈妈都是多次提醒、催促,但干着急,束手无策。后来,妈妈想到了用比赛的方法,改变了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不良习惯。聿案例分析螈1、问题一:这位孩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分别有什么不好的表现?蚆问题二:开始时,孩子为什么没有改变?后来,为什么能做到学习认真,做事麻利?肀2、请个别家长发言。膀3、归纳小结: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最需要的不是训斥和批评,而是教育的艺术与策略。很多时候,千言万语和疾风暴雨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用一个有趣的游戏就可以轻松解决了。教育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可是却没有固定的模式,更不是单一的,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肅组织反思螀(一)根据调查结果,引导反思:羈1、出示课前问卷调查反馈示意图。羅附问卷调查内容:蒅您的孩子平时有没有出现过做事拖拉磨蹭,漫不经心的现象?(    )薁A有     B没有   聿您的孩子在做什么事情时最拖拉磨蹭,漫不经心?(    )。(单选)莇A 写作业  B吃饭  C 起床  D 睡觉  袄前面的案例讲到的孩子干什么都拖拉、磨蹭,我们班的孩子又怎样呢?前几天,我跟大家做了两个调查,请大家看看第一个调查结果。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在学习、生活

“让小拖拉变身小麻利”案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