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与鱼鳞图册
高科技为经济普查插上高效的翅膀
最近,各地陆续开始第三次经济普查试点地区指导员、普查员的培训工作。其中,普查地图的进步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科技为经济普查插上了高效的翅膀。
第一次经济普查时是用的手工绘图,非常原始。
第二次经济普查开始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当时强调,普查区划分与绘图的电子化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开创性工作,也是经济普查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建立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条件,对于进一步发挥经济普查的作用,拓宽普查数据的应用领域,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首次动用航拍地图进行电子定位,对于每个建筑物的情况进行摸底编码,只要楼宇中存在经营单位,就将纳入到普查当中。通过经济普查建立建筑物地理经济信息。
在此基础上,第三次经济普查有了更大的进步。首次采用手持PDA电子终端设备和电子地图实地采集数据,实现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PDA即通常所说的掌上平板电脑,普查员根据PDA中电子地图信息上门普查,对所有普查对象根据电子地图进行GPS定位,拍摄相关资料,采集普查统计数据。每台PDA负责多个普查区,分片包干,按时间顺序,由固定的PDA使用人与各个普查区的普查员合作,共同开展工作。
统计系统的科技进步
事实上,全国统计系统使用PDA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消费价格统计信息的PDA程序应用较早。它最早由青岛研发,2009年4月北京市启动了消费价格统计信息化研究项目。5月份曾先后到济南、青岛学习和考察,准备开发北京市的PDA采价器。7月份,国家统计局准备推广,北京向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北京作为试点城市的申请。9月份,为配合国家统计局向全国推广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北京作为首家试点单位具体承担了培训前的测试工作,对系统的前台和后台程序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测试,并最终将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修改意见及时上报给国家统计局。
“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在全国50个城市推广培训会议结束后,北京进一步加快了具体实施的步伐。采价员通过PDA电子手持终端到商场进行采集、审核、传输。然后按月对采集的数据分层加权平均,计算出CPI总指数和分类指数。
统计部门不仅能够通过总指数判断整体的价格水平,还可以通过分类指数,分析不同领域价格的涨落情况。因此,现在把PDA用于经济普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历史进步的微妙与相似
看到手绘地图、电子地图,笔者不由得想到一个很古老的词汇—
电子地图与鱼鳞图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