芇煤燃烧PM10以下超细颗粒物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薆20080315杨蒙肂摘要:超细颗粒物主要指粒径小于215μm的细粒子()。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燃烧排放大量的超细颗粒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危害;而且,表面富集了重金属的超细颗粒物,对大气中NOX和SO2等氧化起催化作用,加剧了大气酸雨的形成同时重金属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危害。对燃烧产生的超微颗粒物控制的迫切性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技术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减少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本文介绍了超细颗粒物团聚的促进方法:电团聚、声团聚、磁团聚、热团聚、湍流边界层团聚、,讨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葿关键词:超细颗粒物、团聚、煤燃烧艿蚄一、引言薂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是关系地球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碳黑颗粒的形成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颗粒物。碳黑颗粒由不完全燃烧所产生,会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碳黑颗粒滞留在大气中会影响天气甚至气候;另外,碳黑颗粒有较强的吸附性,可携带大量的有毒物质(重金属及有机物)。1膀超细颗粒物主要指粒径小于215μm的细粒子()。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燃烧排放大量的超细颗粒物,在大气环境中长时间存在,远距离迁移,不仅影响大气的能见度,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危害;而且,表面富集了重金属的超细颗粒物,对大气中NOX和SO2等氧化起催化作用,加剧了大气酸雨的形成同时重金属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危害。对燃烧产生的超微颗粒物控制的迫切性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的除尘方式难以控制超细颗粒物的排放。在传统除尘器前设置预处理阶段使超细颗粒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团聚成较大颗粒后加以清除必将成为除尘技术发展的趋势,因而研究超细颗粒物团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超细颗粒团聚促进技术主要有电团聚、声团聚、磁团聚、热团聚、湍流边界层团聚、光团聚和化学团聚等。国外对这一方面研究比较全面,而国内只对其中某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肆肆二、团聚技术的主要几个方法:羁1、电团聚羀电团聚是提高粉尘团聚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增加微细颗粒的荷电能力,促进微细颗粒以电泳方式到达飞灰颗粒表面的数量,从而增加颗3粒间的团聚效应。电团聚研究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1)异极性荷电粉尘的库仑团聚;2)异极性荷电粉尘在恒电场中的团聚;3)同极性荷电粉尘在交变电场中的团聚;4)异极性荷电粉尘在交变电场中的团聚.。研究发现:异极性荷电粉尘在交变电场中的团聚作用远大于同极性荷电粉尘在交变电场中的团聚。2膇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团聚理论和实验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Watanabe研制出了收集亚微米烟尘的电团聚电除尘器,并采用同极性荷电尘粒在三区式(见图1)电团聚除尘装置中进行电团聚除尘实验,结果表明:除尘效率在5Hz左右时最佳,~12Λm的飞灰,比常规的电除尘器效率提高了3%即由(95%增加到98%)。膅蚅蚀目前,电团聚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核心是确定电团聚速率(电团聚系数)大小。其研究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微细尘粒的电团聚速度,使微细尘粒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
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