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关公掇刀,感受三国历史的荡气回肠--关注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薈双击自动滚屏 作者:象山龙女 发布时间:2009-2-2310:39:29 阅读:424次莅肃 “掇刀”地名的由来罿掇刀,位于荆门市南郊。2001年,掇刀区成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片热土。在文化上,掇刀更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史书,漫漫岁月记录着各个不同时期留下的众多有影响的珍贵史料。就连“掇刀”这个地名的来历,也饱含着悠久的历史韵味。蚆原来掇刀这块地方叫凤凰铺,相传春秋时白公胜之妻贞姬曾在此驯鸟,是中原万鸟之神凤凰栖息的地方,故名凤凰铺。后来被称为“掇刀”,是因三国名将关羽在此屯兵时,将刀掇于巨石而得名。螅“关公与掇刀”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公元209至219年,蜀国大将关羽屯军练兵于掇刀。某天,关羽得知东吴大将吕蒙袭取荆州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急从襄阳挥师南下,欲与吕蒙决一死战,收复荆州。关羽单枪匹马赶到了凤凰铺,后续部队尚未到达,于是独自站在原来营帐前的巨石上,心中又急又恼。暗道:想我关某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单刀赴会,英雄孰比;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怒斩庞德,威震华夏。今东吴鼠辈,竟敢取我荆州,真乃欺人太甚,我与之誓不两立!关羽越思越恼,于是高高提起青龙偃月刀,狠狠地向身旁的巨石上一掇,只听得一声轰鸣,火星四溅,惊得满山鸟飞兽逃,宝刀已深深陷入石罅之中,再欲拔起时,已比撼山还难。关羽偶然想起这里原名青龙隘口,莫非中了青龙之计!但宝刀入石,已成事实,料难取出,只好放弃宝刀,让它世世代代留存在这里。说也奇怪,大刀竖在巨石之中,只能左右摇动,任你多大神力,也别想将它拔出来。自此,这里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掇刀石,沿用至今。薀而《荆门州志》中的一段文字记载,也为掇刀地名的由来提供了史实依据。书中这样写道:“(掇刀石)州南二十里,在虎牙关南黄岭铺北。周围数十里,地面高敞。关夫子往来荆襄,常屯兵于此。帐前有石,尝竖青龙刀于石罅中。今以手摩之辄动,然千夫之力不能举也,故名掇刀石。迨后修夫子祠,覆刀于内。祠外有马跑泉,遗迹存焉。”从以上这段文字记载,可见掇刀关帝庙在清初以前就已具规模,“掇刀”亦因关公掇刀石而得名。羁关公留下的传说羈“掇刀”地名的由来,足见后人对关公的崇拜。这位三国时期的蜀国名将,有着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在广大普通群众中也深入人心。他作为忠义和财富之神的重要影响延续了1000多年,在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侨、华人圈,到处都有他的信徒和崇拜者。芄在掇刀,留下了许多与关公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与掇刀地理位置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至今遗迹尚存。芀“现在掇刀区双喜村一、二组一带约3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存‘望兵石’、‘关坡’、‘上马礅’、‘饮马槽’、‘荆襄古道’等遗址,而关于这些遗址的传说也基本被保留了下来。”掇刀区政协秘书长、《掇刀自古耀雄风》一书的作者陈可文曾对这些遗址进行过实地探访和研究:关坡是一条很陡的石坡路,在关坡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留有一双深深的脚印,这块巨石便是“望兵石”。望兵石方圆十里,青石林立,块块石头皆朝北方。相传,关坡周围原先并没有什么大石头,道路也是相当平坦的,当年,东吴大将吕蒙袭取荆州,关羽急于夺回,由于赤兔马太快,飞奔至此,大队人马已落后很远,心急的关羽站在关坡上盼望援兵,
关公掇刀--这种写作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