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我县蔡家洲,工程包括电站、泄水闸、坝顶公路桥、水库等,集蓄水、发电、航运、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工程于2009年10月开建,2014年竣工。届时,一条黄金水道将串起长株潭3颗城市明珠,湘江也将真正成为湖南的“莱茵河”。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长沙湘江大坝、湘江长沙大坝),坝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城区湘江下游的蔡家洲。工程包括电站、泄水闸、船闸、坝顶公路桥、水库等;正常蓄水位初定30~31米,电站装机5~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亿度,坝顶公路宽20米,双向4车道。整个工程将形成长达128公里的库区,将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连成一起,构成带状滨水区域。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可以形成共有库区的城市群,有利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通过湘江沿江风光带,促进湘江沿岸生态与经济建设,同时形成特有的人文景观。解决枯水期城市供水。从气候条件看,湖南秋冬季节少雨,湘江河段常年出现枯水季节。枯水期平均时间5个月,特长年份长达7个月,近年甚至出现湘江断流,严重影响长株潭生活和工业用水。工程建成后可从根本上保证三市常年用水要求。提高湘江上游地区通航能力。由于枯水期影响船舶航行,低水位时100吨级船舶无法抵达长沙。工程建成后,库区河段可全年达到二级航道标准,大大提高湘江船舶通航能力。缓解部分供电紧张状况。工程建成后,,,可充分缓解湘江枯水期长株潭城市群用电紧张的局面。编辑本段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湘江长沙城区下游蔡家洲。主体工程包括年通过能力为3800万吨的2000吨级双线船闸,该船闸按通航一顶四艘1000吨级顶推船队标准及远景通过2000吨级船舶设计,修建34孔泄水闸,发电装机5万-8万千瓦,渠化株洲航电枢纽至长沙综合枢纽128公里的千吨级航道。编辑本段工程进程 2004年1月,湖南省人大、政协会议,长沙代表团提议建议尽快建设湘江航电枢纽。 2004年2月4日,湖南省政府召开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专题会,计划、建设、规划、交通、水利等单位长株潭3市,对选址征询意见,并就地质、防洪、治污、生态、移民、交通以及拆迁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2005年11月2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同意工程立项。 2005年12月5日,长沙市政府向在长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专门汇报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项目的有关情况。 2005年12月13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环评大纲》正式通过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院组织的专家审查。 2009年10月开工,计划2014年完工。编辑本段环保评估《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环评大纲》认为,工程建成后,库区部分的原有陆地变成水域,天然河道变成水库,水文特性发生一定变化,由于原天然河道流速减缓,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降解能力下降;工程建成后湘江水位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局部库岸不稳定问题;大坝的阻隔湘江水生生态系统物流交换受到限制;电站运行后库区河段的漂浮物质逐步聚集于坝前,在清渣过程中将形成大量的渣料。《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环评大纲》建议长株潭三市总体沿湘江两岸修建庞大的排污管道通达大坝下游,以彻底解决长株潭三市的排污问题。继10月9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二期下游围堰截流后,昨日,上游围堰也正式合龙。随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二期围堰的全部合龙,这
长沙湘江综合枢纽工程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