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汤熬制方法.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汤熬制方法能继百年汤,不承万贯业,这是人们对“百年老汤”价值的真实写照。传统老汤的制作是非常考究的。传统老汤具有鲜味均衡、厚味突出、香味悠长、回味无穷,且具有独特醇厚脂香、肉香的特点。  一、传统老汤的熬制工艺  传统百年老汤+鲜骨+鲜肉+水+八味料→98~100℃煮熬5—6小时→80~90℃煨制12小时→浓缩  二、原料的选择及在老汤中的应用  1、传统老汤:具有百年以上老汤,颜色深褐色,粘度挂碗,其风味浓郁、醇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肽、乳糖、有机酸等。增强老汤传统风味特征。  2、鲜骨、鲜肉:新鲜肌肉有光泽、因种类不同也颜色不同(牛肉、猪肉红色均匀,鸡肉因品种不同而呈淡黄、淡红、灰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具有肉的正常气味。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鲜骨有光泽、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增加老汤内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肽、核苷酸的含量,同时也提高了老汤的传统风味。  3、八味料的选择及作用:  丁香:粒大未开,油性足,能沉于水,无柄者为优质品,提高老汤的香味,减少其油腻性。  桂皮:卷曲如筒状,以大小整齐,皮细而坚实,肉厚而沉重,断面紫红色,油质充足,香气浓厚,味甜微麻辣,嚼之无渣者为优质品,提高老汤品质香味,降低老汤的油腻性。  白芷:身干枝条肥大,体质坚实,粉性足,气味香者为优质品,提高老汤品质香味,减少其油腻性,提神活血。  荜拔:以身干、肥大,黑褐色、质坚、断面稍红者为优质品,提高老汤的香味,减少其油腻性,有提神健胃功能。  肉蔻:个大体重结实,表面光滑,无虫蛀者为优品,提高老汤香味,减少其油腻,有健脾胃助消化功能。  大料:以气味香,体形肥大,个体完整,赤红色,油性大,香气浓郁者为优质品,提高了;提高老汤香味,降低其油腻性,有开胃化积功能。  花椒:以粒大、紫红色、油性足,香气浓者为优质品,提高老汤香味,有散寒、治胃肠冷痛功能。  老姜:提高老汤香味,并有暖胃发汗,治胸腹胀满。  三、老汤熬制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掌握和运用火候。  火候包括两个方面,即火力的大小和加热时间。  熬制老汤是以旺火先将水烧沸(98℃~100℃)并保持5—6小时,然后转用小火使汤汁保持微沸状态(12小时)直到老汤鲜香味溢出为止。如果火力过猛,容易使香味溢失,火力较小原料内部的蛋白质不易浸出。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熬制,才能使原料呈鲜香物充分溢出,使汤的味道变得鲜美。  2、冷水下锅,一次加足。  老汤的原料如果直接投入沸水中,原料表面的蛋白质骤受高温而易于凝固,形成一道屏障,使原料内部的蛋白质不能大量溢出融于汤中,汤汁就达不到鲜香醇厚的效果。冷水入锅,原料在水中逐步升温,通过水分子的对流传热,能使热力透入原料内部,使蛋白质最大限度的溶于汤汁中,使得鲜香味醇厚且纯正。必须注意的是

老汤熬制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