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寻找“70后”.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寻找“70后”
“70后”的印刷经理人,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族群。
也难怪,他们既不像“50后”、“60后”企业家那样,拥有一腔“实业报国”的热血与豪情;也不像“80后”年轻的创业人一样,身上散发出一种“不可一世”的骄傲与霸气。
他们平和、内敛,甚至有些低调……
但当我们环顾一下整个印刷行业时,就不难发现,“70后”已经渐渐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纷纷走上企业的管理岗位,可这其中的更新换代难道就只是年纪使然?
也许我们一直以来都忽视了这个族群本身,进而也鲜少关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以及他们正为行业默默承受的巨大压力和为自身设定的历史使命,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当下与未来。
鉴于这样的出发点,也便有了这组报道,寻找“70后”——不应被忽视的、有故事的一代人。
激荡年代
从购物凭票到全球市场,从“文革”余波到国学复兴,从围观外宾到世界工厂……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勾勒出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市场化、中国视野全球化的轨迹变迁,而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70后”一代人,他们在步入或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人生里,经历了西方可能几百年才能遭遇的动荡与变革。
作家余华在他的作品《兄弟》中有过这样的表述,“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年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必然会丰满这代人的内心,“70后”承载着中国截然不同的两代价值观,并一直在做判断、做决策时产生碰撞、纠结,这也自然而然塑造出“70后”一代——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始终心怀梦想的性格特征。他们传统也开明,他们沉稳也求变,他们感性也理性,他们低调也踏实……他们就是沉着稳重的“50后”、“60后”眼中“正当年”、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也是咄咄逼人的“80后”眼中“守旧、不开化”的一代人。
因势生长
如果要将一个“70后”的成长轨迹做简单的切分,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像这样的几个阶段。
童年时候赶上物质较为稀缺的年代,虽不曾在饥饿中度过,却也体味到了计划经济特有的匮乏和束缚,这也使得不少“70后”印刷经理人至今仍保留着对物质“紧缺”的深刻记忆。“有份工作不容易,要好好努力”,“70后”的杭州乐通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赖炎春在找到印刷学徒的工作时就这样告诫自己。
青少年时期成长于传统的家庭环境,受到言传身教的影响,“70后”沿袭了老一辈人传统而保守的特质——简朴且谨慎、节制不奢求成为固化在他们思想中的一部分。悉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直到现在,很多印刷经理人依然习惯低调节俭地生活,并且将这种理念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本组报道在联系采访时,不少“70后”的老总谦虚地拒绝了采访,他们的原因很有共性,“我现在想好好做些事情,不想过多报道,等做出了成绩,我们再来聊聊”。这种踏踏实实的行事风格的确是报道中被贴上最多的标签之一。
成年阶段恰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无论有没有准备都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受到了机遇的垂爱,见证无数创业的神话。因而也有人说这代人获取财富的过程,“更像是传奇,而少了一些现实色彩”。的确,上海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CEO金惜秋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那时候印刷企业赚钱像印刷机在印钞票一样”,可谓财源滚滚。赖炎春也坦陈,“我们的确赶上了好时候,只

寻找“70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