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我有秘密武器
继《中国好声音》红透大江南北之后,又一档由湖南卫视倾全台之力打造的音乐节目《我是歌手》隆重出场。尽管人们调侃它为“全明星的卡拉OK”,尽管现场观众夸张的表情遭人吐槽,但当它以名列全国同时段第一的优异成绩完美收官时,人们不得不相信,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娱乐业从不缺少奇迹。
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娱乐多元化的今天,观众群体的口味也变得难以捉摸。《我是歌手》这样主打音乐试听体验的栏目即便是保持着一致的水准,也很难不面临着观众口味提升带来的困境。那究竟是什么让《我是歌手》俘获了众多观众?
微博签到
4月12日,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总决赛以全国网、中心城市网收视数据双双揽获超高收视、名列全国同时段第一的优异成绩完美收官。除了传统的收视率,此节目在社交网络和视频网站上的数据也同样惊人。
据统计,排名市场前三位的视频网站上传的《我是歌手》全部13期节目总播放量累计接近7亿次;总决赛当晚,微博上“我是歌手”热门话题突破1亿次:通过百度指数搜索“我是歌手”显示,用户关注度、媒体关注度分别达到惊人的120万、4000,创下同类型节目新记录;由湖南卫视推出的首款基于电视互动的社交应用“呼啦”,首次实现多屏互动活动,创新推出的
“我是歌手总决赛院线抢票活动”在60多万网友的参与下,瞬间“秒杀”。
据该频道总编室相关负责人透露,湖南卫视内部正拟出台一套包括收视数据、网络指数、媒体发稿在内的“大数据评价体系”,以对在播节目进行更为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估,打破整个电视行业长期单以“收视论英雄”的局面。
收视率高的节目不一定具有影响力,但有影响力的节目一定收视率高。自从去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通过社交网络和视频网站引发核聚变传播以后,电视节目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在微博和社交网络上的推广。一个节目收视率高不高、网友关注程度高不高,可以看它在微博上有没有影响力和热度。在微博上的话题讨论量的多少,已经逐渐成为节目收视率和关注的晴雨表。一个热门节目的收视率,跟一个节目在微博上话题的“实时讨论量”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
将《我是歌手》4月12日决赛当日19点——24点的微博话题讨论曲线图,与收视率的曲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是歌手》的收视率和话题讨论基本成正向关系,都在23点左右到达峰值。
由此可见,现在大家在看电视的状态,跟原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来是一大家子围在电视前面看《新闻联播》,现在则是一个人边看电视、边刷微博,与陌生人分享自己看电视的享受。美国做过此方面的调查,据说美国人有一半在看电视的时候拿着PAD或者手机。中国没有相关的数据统计,但我相信这样做的观众不在少数。
这正是传媒大学教授沈浩老师所提出的“微博签到”的观看电视模式。很多观众在观看电视的时候,通过发微博证明我正在看此节目,同时把自己看电视的感受分享给微博好友,而分享的数据则通过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微博是实时的,当人们在微博上看到如此多的人讨论此节目的时候,自然而然也会对节目产生好奇,最终也可能导致打开电视来收看节目。这样的话,微博的讨论反过来又可能会影响收视率,形成观众的回流。
微博和电视节目这种相互依存的“好基友”关系,跟电影与豆瓣的关系类似,愈分享愈懂得欣赏。大家在看完电影以后,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去豆瓣上找一下
我是歌手,我有秘密武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