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考古学文化第一节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一、概念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以埋藏在更新世地层中的原始人类居住址、工具制造场以及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对象,以阐明原始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一门科学,是史前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第四纪的最主要变化:1、气候的变化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冷期和暖期)冰期时,冰体积增15﹪,海平面下降150米,渤海全部变成陆地,东海黄海大部分为陆地,大洋里的水入两极而成冰山。2、环境的变迁海陆的变迁:海平面的下降与上升新生代的构造运动,造山运动:250万年前,青藏高原为2000米,后来上升至3000米以上,影响行星风系和全球的大气环流,造成塔克拉玛干沙漠。3、生物的变化:真正的牛、马、象出现,之前为三趾马;人类及人类社会出现。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年代的下限,在我国已发现的最早年代为200多万年,其上限尚无统一的标准,张森水先生认为在20万年,而南大的教材是10万年。。该年代的确定是根据中更新世最后一次间冰期开始为界。地质时代包括整个的早、中更新世。这一时期人类刚刚从猿类转化过来,在体质形态上具有较多猿的特征,属于直立人阶段。生产工具极其简单粗糙,石器工具没有明确的用途分工。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原始人群时代,即前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期:年代的下限为20万年(),其上限到5万年或者4万年。地质时代相当于晚更新世的早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处于早期智人阶段,其体质形态虽然还带有很多原始性,但比直立人有了许多明显的进化。生产工具有了较为固定的形状,并且有了明确的用途分工。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氏族制度的萌芽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4、,在地质年代上相当于晚更新世的晚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在体质形态上已与现代人没有明显的差别,处于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各式各样的石器和骨器,打制石器的技术水平很高。人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大为扩大,不只限于旧大陆和陆地,而且扩大到新大陆和水上。此时的社会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520100200300新石器时代现代人父系氏族中石器时代更新世晚期晚期QIII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晚期(新人)母系氏族早期QIII中期早期(古人)向氏族过渡中期QII早期后期猿人或直立人后期血缘婚、血缘公社早期QI前期早期地质、考古、人类分期表单位万年
考古学通论4 考古学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