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当今有不少“马克思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巨大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它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空界限混为一谈,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一错误的理论、观点在国际、国内都有所表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既然真理总是相对的,那么,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推论出马克思主义也是相对的。但是,他们对真理的相对性又作了错误理解,以为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科学的,由于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就完全不适应了,完全“过时”了。例如,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端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整个世界的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所带来强大冲击,西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社会的产物,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已经“失效了”,即所谓“不能借助马克思去了解高科技的现实”(阿•托夫勒)。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都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古典马克思主义已不再能确切地说明先进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而是一种使用‘希求语气’的政治空谈”(赖特•米尔斯)。以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作出的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已经“过时”的结论。但是,也有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没有明确地作出这样的结论,而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的现实性和普遍适应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其《单面人》中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机械化和自动化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劳动过程的影响:自动化改变了工人在生产中创造剩余价值而受资产阶级剥削的地位;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高消费使工人同化于资产阶级。他由此推论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劳资一体化”、“无产阶级被融合”等。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也认为,由于技术和科学成了主要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应用前提便从此告吹,科学技术的进步业已成了一个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来源;由于在发达工业社会,经济调节和政治操纵的技术统治制度已经取代了任何可以明确规定的阶级统治,阶级矛盾成为隐而不见的了。凡此种种,就是企图用“科技史观”取代唯物史观;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用利润是组织管理生产报酬的理论取代剩余价值论;用“经理阶层主体说”取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用“工业社会论”、“社会趋同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等等。它们的基本理论根据其实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已“不再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同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围剿”相呼应,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鼓噪起“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过去的东西,它有利于理解上一个世纪的问题,但不是今天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陈旧的思想武器,无法应付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我们要寻求新的真理;中国的问题不能依靠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他们还以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出现某些失误和挫折为理由,公然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对当代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宣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也已经“过时”。认为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不能解决中国现代的问题“不只是一个,而是不少”。马克思
马克思过时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