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河故道引黄调蓄工程解说词
涡河故道是我县七条骨干河道之一。起源于我县小城村北,上接惠贾渠及马家沟,流经我县冯庄、朱砂、城关、厉庄、长智、四所楼、练城、玉皇庙等乡镇,于**县邢楼村汇入涡河,,控制流域面积688平方公里,保护人口达30万人,保护耕地53万亩。多年来,涡河故道在我县引黄除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施背景
按照河南省政府关于挖掘引黄资源,提高黄河水利用率的有关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水利部门科学规划、正确选址,充分利用涡河故道两侧原窑场遗留的大面积的废旧坑塘原边定界,依势造形,深挖整修,注重调水,充分发挥其引黄蓄水和防汛排涝功能,工程实施方案经省水利厅和省黄委会批复后迅速实施。通过挖深整形,与涡河故道连为一体,为黄水“丰蓄枯用、冬蓄春用”提供了可靠保障。该工程的实施,对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引黄灌溉面积,有效缓解和抗御旱涝灾害,改善环县城东部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二、工程概况
涡河故道引黄调蓄工程地处咸平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东侧50米,涡河故道6#桥北侧。包括**和下游橡胶坝。**规划总占地面积300亩,设计水面面积200亩,,动土方42万立方米,前期投资达685万元。土方工程于2011年6月18日开工,2012年5月底竣工。6月25日成功蓄水,总库容量达到100万立方米,扩大引黄灌溉面积12万亩。,工程于2011年8月30日开工,动土方11628立方米,混凝土1634立方米,2011年12月21日完工。该工程是一座以防汛、灌溉、供水、休闲健身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是**县委、县政府2011年实施的引水入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工程的经济拉动效应已初步显现。
三、规划建设
在工程实施中,我们成立了以水利局局长任指挥长的涡河故道引黄调蓄指挥部,水利部门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协调,聘请专家,充分论证,注重美化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科学设计。工程实施中严格按照
引黄调蓄工程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