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延庆教科研中心高中语文组2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将进酒3一组酒诗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不见》中的描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与酒有关的传世佳作俯拾皆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4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5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解题《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写作背景此时距诗人被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此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的颖阳山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李白借酒兴诗情尽吐郁积在心中的不平之气,表现了诗人傲视世俗,蔑视权贵的的傲岸精神。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音读李白劝谁喝酒?
将进酒已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