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列宁的“灌输”思想.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列宁的“灌输”思想
列宁在反对俄国工人运动中经济主义、崇拜工人自发性的时候,曾在1902年出版的小册子《怎么办?》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创造出来并通过才智出众的无产者,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将它“灌输”给无产阶级的。(《列宁选集》第1卷500-50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本人把灌输论的发明归之于考茨基,但他对其的论述作了详尽阐释。
190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新时代》主编卡尔·考茨基提出“灌输”论。他认为,社会主义意识不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的直接的结果;现代社会主义意识,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但科学的代表人物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现代社会主义也就是从这一阶层的个别人物的头脑中产生的”;“社会主义意识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把认清无产阶级的地位及其任务这种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同上,326页)列宁在《怎么办?》中直接引证了这段论述,并评价其是“一段十分正确而重要的话”。(同上,第500-501页)
列宁之所以重提这个思想,原因是他认为俄国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从工人运动自发性中产生的经济主义,相当程度上控制着运动。在他看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地方党组织中小组习气浓厚,工人运动分散性和自发性倾向普遍存在,忽略无产阶级的政治任务,醉心于经济斗争,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参见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第3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为了论证“灌输“的必要,列宁对俄国19世纪90年代和60、70年代的运动作了对比。他认为,虽然90年代的工人运动有很大进步,有系统的罢工表现出阶级斗争的萌芽,但是罢工本身仍然是工联主义而非社会主义。工人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同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立。他说:要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迎来彻底解放,则必须依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工人阶级虽然由于他们所处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具有“社会主义天赋”,但是,工人受到生活、工作和文化条件种种限制,不可能掌握广博、系统的知识,也就不可能参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工作。“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照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能够对工人阶级实施理论灌输?列宁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列宁认为,首先灌输主体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次他们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在此基础上,列宁要求这些理论家既是宣传者、鼓动者也是组织者。(《列宁选集》第1卷32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相信他找到了解放俄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受压迫者的正确道路,无需考虑受众的自由选择,只需要通过宣传灌输,让他们接受既定的“正确道路”即可。“灌输”是一个精英色彩浓厚的论述,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
灌输给工人,而完全不必寄希望工人自己自发产生。
列宁的灌输论引发了争论。俄国《工人事业》杂志发表声明:“社会民主党人革命家的任务,只是要以本身自觉地工作来加速客观进程,而不是要取消客观发展或者以主观计划来代替它。……马克思主义关于自觉的革命工作

列宁的“灌输”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