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列宁灌输理论思想章猷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摘要] 列宁对灌输理论进行了系统而丰富的阐述。为了提高理论的灌输效果, 他对灌输的目的、灌输的主体、灌输的客体和灌输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这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列宁灌输理论作者简介:章猷才,男,汉,山东省委党校党史部,主要从事党史、政治学、经济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革命的主力军, 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革命群众的历史作用不是自动发生的, 一个前提就是他们具备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当群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奴役地位,并且站起来为自身的解放而斗争,他就有一半已经不是奴隶了”一、列宁灌输理论的内容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引导群众的理论, 阐明了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 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面灌输的思想, 提出了著名的“灌输论”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其一, 灌输的主体, 即灌输者。首先, 他科学界定了灌输者, 指出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灌输”的人应当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其次,他强调灌输者要进行“灌输”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再次,他强调灌输者必须有能力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其二, 灌输的介体, 即灌输的内容和方法。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成自觉的革命运动, 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 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列宁论述的灌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政治意识, 如要教育工人群众要认清他们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是指从工厂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向工人阶级灌输阶级意识, 从而使工人认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 其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至于方法,列宁强调:首先,要发挥工人群众的主动性。其次,要深入持久地进行灌输。再次,要鼓励工人参加创造工作。最后,列宁特别重视媒体、报纸在宣传鼓动中的作用。其三, 灌输的客体, 即被灌输者。首先, 列宁明确地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灌输”中的灌输对象是“工人群众”。其次, 他十分强调地指出, 无产阶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并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再次, 列宁尖锐指出, 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工人群众自己并没有能力获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灌输理论面临的新环境灌输理论面临的新环境是前所未有的, 既包括国际新环境也包括国内新环境。灌输理论的创新发展既挑战又面临着机遇。第一, 灌输理论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各种思想也呈现出相互交错的态势, 这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 有利于各种思想文化在比较中吸收其优秀文化成果, 但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西方“和平演变”的成功, 更是东欧和苏联没有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的结果。两极格局结束后西方国家更加隐蔽地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势特别是文化优势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他们价值观念, 造成思想混乱的目的。第二, 灌输理论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 很多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 农村实行改革后, 农民与基层组织的关系疏远。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出
试论列宁灌输理论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