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定制算法助数学宅男捕获爱情.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定制算法助数学宅男捕获爱情
麦金利使用Python脚本快速分析OKCupid的调查问题,将女性约会者分为七个集群,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
凌晨三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数学科学楼里,克里斯·麦金利蜷缩在五楼一个小隔间。他一边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演算博士论文,一边默默打开约会网站OKCupid的收件箱。
,J-Date和e-Harmony等社交网站上终结单身的4000万美国青年男女之一。自上次分手后,他已徒劳地搜寻了九个月,向OKCupid系统算法推荐的女性发送了无数封“求爱信”,但多石沉大海。期间,他有过六次约会——初次见面后,均告无疾而终。
直到2012年6月,麦金利才幡然醒悟:他不该像其他用户那样,等待网站的安排,而是应该像个数学家那样去约会。
一年后,他成功牵手同校文艺女青年、28岁的克里斯蒂纳·王,完成了技术宅男的大逆袭。异性恋最好,双性恋也行
说起来,OKCupid也是在2004年由哈佛大学数学专业的高材生创建的,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网站使用了数学算法进行“科学配对”。每位OKCupid会员都需要填写一份包括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爱好等等的调查问卷,每项还有1至5分的程度分。OKCupid的匹配引擎会根据这些数据运算,两人的分值越接近100%,就越有可能是数学意义上的“心灵伴侣”。
正是基于这种算法,麦金利与洛杉矶女性的匹配度简直——糟透了!网站为他推荐的约会对象中,只有不到100人在匹配度上超过90%,由于回答问题时的随机性,真正“情投意合”者更是凤毛麟角。他意识到,考察那些他认为最重要问题的答案的匹配度,而忽略其余的,成功概率才会大大提高。
麦金利在波士顿郊区长大,2001年侥幸逃过“9·11”恐怖袭击后,他“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想做的”,之后,有朋友介绍他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著名专业扑克队的分队,开始奔波在纽约与拉斯维加斯之间。这段经历激起了他在应用数学上的兴趣,他拿到了这一领域的硕士及博士学位。
在赌博时,他靠写代码的经验击败对手;如今,为了真爱,他又重操旧业。
首先,麦金利需要的就是数据。他一口气注册了12个OKCupid账户,通过Python脚本管理它们。脚本会搜索他的目标人群(25至45岁的异性恋或双性恋女士)、访问她们的页面、抓取有效信息,包括种族、身高、星座等等。
他还做了些额外工作。OKCupid允许用户查看别人的回答,但前提是自己也回答过这些问题。麦金利利用一个机器人程序随机回答问题,由于他并不用这些假账户来吸引女性,答案也就无关紧要了。
如此,在搜集了上千份资料后,他碰到了第一个难题。OKCupid有一套防御系统,会发现反常速度的计算机行为,就这样,他的小机器人一个接着一个被阻拦了。
为此,他需要将计算机“训练”得更人性化。麦金利向自己的朋友、神经系统科学家山姆·托利斯求助。托利斯就供职于OKCupid,他同意了麦金利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个检测程序,以监控他对这个网站的操作。
麦金利让他的机器人模拟托利斯的点击频率和打字速度,又搬来电脑连上教学楼的宽带,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个程序。大量数据就此到手——三周之内,他就获得了六百万个问题及全国两万名女性的回答。嫌老、嫌年轻、嫌太“基督”
博士论文被麦金利扔到了一边,他开始用K-Modes算法寻找问卷

定制算法助数学宅男捕获爱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