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耀司:为“坏人”做衣服的大师
他说,他绝不戴领带即便受天皇接见。
他对年轻人说,别再念书了,好好去生活吧。
他公开宣称,自己为“坏人”设计服装。服装标牌上写着:“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呢?”
他是山本耀司,30年来以简约之风“反时尚”的时尚Icon。1981年,他和好友川久保玲在巴黎时装周上,以蓬松诡异的黑色系时装一鸣惊人,其史无前例的身体展示方式令陈腐的欧洲时尚圈瞠目结舌,无法理解的人称之为“广岛的屠杀美学”。多年后回忆起当时遭受的舆论攻击,他说:“我并不是刻意要挑战什么,不是为了反对时尚。我只是想在那儿开自己的店。仅此而已。”
很多人认为山本耀司是个谜,其实他只是寡言,用内心的各种厌恶打败时间,在衣装里阐释自己的世界观。
他厌恶卖弄风情的女人,厌恶“男人味”和“女人味”这种粗暴简单的概念,厌恶累赘矫揉的欧洲饰品,厌恶每六个月就要发表一个服装系列的规则,没有时间去使用那些“发酵”过、自然生长,成熟老去的优美布料。
他说,我要设计时间本身。和”坏男人“惺惺相惜
因为家境贫困,在母亲的苛责和佑护下成长,山本耀司始终不能很好地融入这个世界。“如果没有通过事业来获得成功的话,我想也只能靠犯罪来排遣了。
”
还好东京街头少了个罪犯,但你却在电影《四海兄弟》和《座头市》里,看到北野武身穿山本耀司Oversize西装或者风衣,成为史上最有型的黑道老大。
70岁的山本耀司在他的自传《我投下一枚炸弹》里说,自己厌恶回顾,也不相信未来。即便是三年前宣布因负债60亿而申请破产,也并不见他意志消弭。在把经营业务交给他人,自己担任创意总监后,他终于可以全心沉浸在设计的世界里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山本耀司通过与德国戏剧作家海纳·米勒的合作,为其担任歌剧的视觉设计,从而在欧洲一举成名。然而他不喜欢米兰和纽约。“他们认为卖得好的就是好衣服,他们认为时装设计师就是不停地追逐时髦,成功者会买一座城堡或者私人飞机。”
他自己最厌恶的就是任何形式的法西斯主义和权威。“我讨厌那些伟大的人和事。我关心的是如何设计出没有权威的衣服。”
他也讨厌束身和对称剪裁,不喜欢高级定制。他用黑色对抗浮华和多余。毫不做作的黑成为他的标志,统领了从东京、巴黎,直至纽约最耀眼的Studio 54俱乐部。厌恶权威的人最终树立了“权威”。
对不懂时尚、不时髦的男人们,山本喜欢刺激他们,但从来下手都不重。
想到男人把手插在兜里的时候,山本耀司常想到以“反叛”形象著称的美国偶像詹姆斯·迪恩和罗伯特·米彻姆。那个动作往往是一种标志,诉说一个个生活在社会边缘,和黑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流氓。他们离经叛道,嘲讽和反抗着社会,对社会持怀疑的态度。他可能生活在东京、巴黎或者纽约,
“徘徊在昏暗的街头,迎面走来一个不怀好意的彪形大汉。那时,他插在衣兜里的手,早就做好了准备,时刻准备迎战。下一个瞬间,掏出了一串钥匙,好像握着某种武器,将它紧紧地抓在手里。”
无怪乎,山本耀司会有一个13个衣兜的工作马甲。“要是能放下护照,我连旅行箱都不要。”
他的女装模特始终穿着平跟鞋,很少浓妆。他一直倡导女性要获得像男性一样穿着的权力,并认为穿军装、猎装的女人最性感。
甚至连女性的晚装他都想加上衣兜,“这样一来她们就不用带手提包了。我的想法总是这么滑稽可笑,不
山本耀司:为“坏人”做衣服的大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