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姓名:王开勇工作单位:兴仁县第七中学教案时间:2013年10月14日一、三维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二、教案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三、教案难点: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四、教案准备:准备品红和浓氨水的扩散实验以及相关仪器准备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及仪器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案过程:第一课时教案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问激趣创设情境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学生思考、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思考讨论。在学生亲身体验中激发思维及探究欲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6、3-7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看到整块的糖,看不到溶解后的糖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实验探究对比分析了解性质分子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021个水分子做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针对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猜想。小结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按实验要求观察现象: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学生猜测,讨论把实验步骤略作改变,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实验:酒精与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1+1≠2一碗黄豆与一碗小M混合是否等于两碗?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观察现象:1+1≠2思考、讨论、猜想练习巩固分析归纳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讨论、分析、交流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能力在列举一些生活实
【分子和原子】九级化学上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