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009年9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普陀区‘十一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以及学校发展,特制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三年计划。一、学校教师基本情况分析新杨中学自1995年成立以来,学校经历了多年的不寻常的办学历程,为解决大量的动迁居民子女就近入学,学校领导、教师承担了非常巨大的工作负荷,连年的教师大量引进、频繁流动、调出(六年引进教师154名,教师流动数达124名),使得学校的主流文化难以形成,但从另一方面讲这段发展的经历也给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文化方面尤其是有序管理方面积淀了丰富的经验。2004年9月学校转为公办初级中学,学校校园优美,硬件设施齐备,教师队伍趋于稳定,教育教学的水平稳步提高。党建工作、档案管理、社团建设、社区共建、青少年保护、体育艺术、科技活动等方面已逐渐崭露头角形成特色。学校现属于“十一五”培训范围的教师共54人。下表是教师教龄、职称、学历情况统计:学历情况本科以上(含在读)本科(含在读)大专大专以下05130职称状况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其他240140年龄情况45岁以上36——45岁30——35岁30岁以下5111325教龄情况21年以上11——20年4——10年3年以下715320从我校“十五”教师培养的情况来看, 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完成“十五”教师培训任务达100%,广大教师能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比较大,预示学校教师队伍可发展的潜力较大。学校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缺乏专业引领教师,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极少,区骨干教师缺乏。2、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 3、教师学历层次也有待提高。4、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手段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5、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还不完善,有些学科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总体目标根据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十一五”学校教师教育以学校主题文化“尊重的教育”为主线,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培养名师”的原则,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全面专项培训和分层递进培训,促使教师专业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有机结合。以锻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力求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有利于骨干教师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由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的教师队伍。具体目标1、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形成一支团结向上、刻苦钻研、精心育人的教师群体为目标,切实贯彻好《两纲》,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增强“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培养一支具备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具备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风尚和奉献改革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三年内造就5位左右区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10位校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3、以学校校本研修为基点,教科研工作为依托,构建学台。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究、自学反思”,使广大教师熟悉认同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熟练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体系结构,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理念、学科素
教师继续教育三年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