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访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学习师德常识心得体会姚俊 家访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在过去,家访工作得到了学校的重视,也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工作似乎正趋向于式微。许多学校对教师的家访工作不再提倡,不再重视,教师也不再愿意下工夫走访学生家庭,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家访也产生了误解,家访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但我觉得家访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特殊形式,对于加强师德建设和强化班级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 1、家访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教育的范畴已经被泛化,早已突破了学校的围墙,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中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现代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从这个理念出发,学校与家庭之间应该联动互补,应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进行全面交流。班主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是一个桥梁和纽带,只有班主任作好家访工作,才能有效地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双方的工作,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契合点,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教育。 2、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师不容易了解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很难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的环境里,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在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这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家访正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我班有一个学生班里表现平平,看不出有什么特点,但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在家里从来不帮家长做家务,怕吃苦,相当懒惰,这也学习缺少后劲的原因。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就让这个学生平时多为班级尽义务,培养他的奉献精神,锻炼他的耐力,目前这个学生有了较大进步! 二、家访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系平等在家访中,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基于此,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一样的,不管家长的社会角色怎样,是市长,是县长,是农民,是个体,在我们教师眼里,他们都是“家长”,不能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同家长谈学生的教育工作,既不能抱着“汇报工作”的态度,也不能有“领导训示”的架子,家访中我们的态度要诚恳,目的要端正,这样才能做到关系平等。之所以有的学生和家长害怕教师去家访,主要的原因是有的教师在家访中的态度不够端正,往往是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以后,或者是学生成绩不好,才去家长那里“告状”,当着家长的面来训斥学生,或者想借家长的“权威”来压制学生,我认为这样做只能破坏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2、家访的内容要公开家访是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渗透,家访没必要
做好家访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