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与同时期58例(6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结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多,但经术后积极正确处理均能得到控制,视力恢复满意。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Medicine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常见白内障病种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视力,给患者生活上带来许多不便,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玉林市红十字会Medicine医院2005—2006年的58例(6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与同时期58例(6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66眼),男24例(28眼),女34例(38眼),其中单眼50例,双眼8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9岁,。术前根椐糖尿病诊断标准[1]确诊,58例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病史最长11年,最短6个月,,术前通过饮食方法、,对照组为随机收集在同时期施行同样手术的58例(67眼)血糖正常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男30例(35眼),女28例(32眼),其中单眼49例,双眼9例,年龄52~82岁,平均68岁,两组术前视力光感-。
,滴复方托吡卡胺充分散瞳。%爱尔卡因(美国Alcon公司)2次,分别于术前5min及放置开睑器后,每次1~2滴。剪开结膜,烧灼止血,于右上方巩膜作反眉形隧道切口,长约6~7mm(内切口稍大),注入粘弹剂,用截囊针作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并使核脱入前房,注粘弹剂于核下,用晶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清除皮质并植入人工晶体,切口不缝合,个别水密不良者,间断缝合1~2针[2]。所有手术由同一手术者主刀完成。
,每天3~6次,前房有纤维素性渗出者,给予典必殊滴眼液滴眼,瞳孔后粘连者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活动瞳孔,定期检测血糖。
2结果
,其中糖尿病组5眼,对照组4眼,经处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4眼,植入睫状沟2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3眼。
。
"/Newspic/2009514/1527244955"border=0
3讨论
,由于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前房出血、创口愈合延缓、感染等手术并发症[3],因此,过去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多持谨慎态度,随着医学技术的fazhan发展,手术设备的更新及显微手术水平的日渐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已得到广泛开展,但糖尿病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均有其特殊性,应正确对待:(1)术前应控制血糖,~[1],通过本
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