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诱发电位在眼外伤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中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眼损伤视神经损伤视觉诱发电位
1临床资料
我科肌电图室于200312/200512对眼科门诊诊断为眼外伤视神经损伤的患者45(男38,女7)例,年龄16~62(平均39)岁,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就诊时间为伤后2h~:拳击伤12例,器械14例,,,仪器置于暗室内,按常规操作方法,采用皮下针电极,记录电极置于枕后隆突上3cmOz处及左右旁开4cmO1O2处,参考电极置于前额正中Fz,,双眼同屏幕刺激器中点等高,,被检眼平视屏幕中央红点标识,,对比度90%,频率2Hz,,每眼重复检测2轮,:,伤眼波幅减少50%或/[1],,眼科检查均有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异常6例,,正常者18例,异常者27例,,全野刺激仅表现峰潜伏期轻度延长或正常上限,半野刺激发现左或右半野的峰潜伏期显著延长和/或波幅明显降低.
2讨论
,患者在测试视力时往往有伪象性视力下降,而眼底形态学改变常到病程的晚期才能出现,因此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是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2].,但半野刺激可发现P100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的明显降低,,由于视神经损伤早期视盘和视网膜形态没有明显病理改变,视觉诱发电位全野及半野检测可发现视野缺损以早期明确诊断,,后经视觉诱发电位全野和半野检测发现此3例为颅骨损伤后造成的后视路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主
视觉诱发电位在眼外伤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中的临床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